大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

大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

ID:29348728

大小:181.88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2-18

大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_第1页
大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_第2页
大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_第3页
大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_第4页
大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与“参与式”教学为例王玉文一引言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意是“引出”。因此,在西方以教育杰出而闻名的名校只是做好了一件事:引出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智慧。一旦学生拥有了持续一生的学习热情,其他人的教育工作也就此完成了。那么,课堂教学作为完成教育功能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采取何种有效教学策略呢?二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受美国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较深。有效教学的提出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在20世纪以前

2、是西方教育界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但是,心理学的进步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认识到:教学也是科学。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1.从教师的角度阐述崔允漷(2001)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中指出: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指:通过教师进行一段教学以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潜在的发展。有效教学特征:第一是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意向,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而展开的;第二是阐明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所要学的内容,只有知道了自己学到什么程度及好处,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其中;第三是教师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

3、例如:重点内容适当重复、讲授时语音抑扬顿挫、进行问题变式练习、把握启发、提问的时机等。2.从学生的角度阐述高慎英(2004)在《有效教学论》中提出: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有效教学。袁振国(2002)指出:有效教学是看学生真正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而不是教师教了多少知识及学生学了多少内容。3.从教与学关系的角度阐述陈厚德(2000)指出:有效教学应包括:(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有效性的唯一标准;(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3)提供和

4、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有效率地学习,这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新教师如何准备教学?(1)听课(学习、研究、检查;关键看课堂上学生怎么学?分析: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德育、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堂管理、师生关系、创新点);(2)备课(备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程序、备信息技术、备事件、备管理、备评价、备预案。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事,让平凡课堂变成不平凡。教案、讲稿。)三如何进行“启发式”课堂教学?“启发”一词来自孔子的经典论断:“不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启”可以理解为教师

5、开启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解除疑惑,而不直接告诉结论。“发”意味着教师开导学生通过语言进行表达而不代替学生表达。“愤悱”性是指认知和情绪处于“预知还未知、欲言还未能”的困惑状态。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引导式探究教学,它既不要求学生“做中学”,也不是教师“注入式”的讲授,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思维探究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下面介绍“启发式”教学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情境的“憤悱性”大学教学,以大、中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志向,有赖于教师的巧妙地激发。在当前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憤悱”状态的形成,就需要教师主动地引导,“憤

6、悱”也是“启”的目标。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启发式教学的“憤悱”状态呢?杜威指出:思维不会凌空发生,思维起于叉路的疑难,起于两岐的取舍。只有使学生意识到科学问题的存在,并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问题,方能产生内心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需求,才能激起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思维火花。研究表明:思维产生于疑问,疑问产生于情境。在启发式教学中,要使学生处于“欲知还未知,欲言还未能”而又不甘心于这种困惑的“憤悱”状态,就需要使认知冲突、情感困惑条理化,以形成数学问题。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形成问题的情境来引发学生思维。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将感觉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逐步转化

7、为清晰、连贯、确定、和谐的情境。科学教学情境的“憤悱”性是科学启发式教学的特征之一。设置科学情境:现实生活内容、科学本身的内容、相关学科中内容、虚拟的内容。(二)科学课程的结构性。科学课程的逻辑规则将科学的各部分知识内容联结成整体,使得相应的知识点之间有着逻辑上的蕴含关系,形成科学课程结构。根据认知心理学,主体的科学认知结构是通过科学知识结构的内化而形成的。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结构是形成主体科学认知结构的基础。在启发式教学中,要达到启而能发,学生的科学认知结构需要具有生成新科学知识的能力,并能与新知识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联系,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有赖于有组织的知识的获

8、取和保持。在启发式教学中,要使学生拥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