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解析名人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解析名人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

ID:29385248

大小:11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解析名人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解析名人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_第2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解析名人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_第3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解析名人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_第4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解析名人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解析名人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论语》选读一书中,孔子对于其君子描述甚多,至于小人观则很少,大多数都是由与君子关的对比中得来的,可见其厌恶之情。其实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宁做真小人,不做假君子。”但是有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孔子的君子观是他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况且举一个例子,孔子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君子观孔子学说以讲仁礼为主,在宣扬学术的同时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载体来担负起宣传推广的任务,于是他创造了一类人,名之曰:君子。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把"君子"看作超人似的完美形象的。而且时不时的也以SUPER

2、MAN自居一番。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当他的弟子们问如何做到有"仁"有"礼"时,孔子就说:"象我这样就行了。"   可这又究竟怎样呢?这就需要深入研究一下孔子的君子观了。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论语-雍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第一不能太本质化,那样太粗野。不符合礼的要求;第二不能太重视仪表,那样又太浮夸。只有内在与外在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成为君子。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平时多注意就成了。可下面的要求就高起来了。   "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

3、)。这一点可要命。人人都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争怎么活?孔子倒好,认为君子是虫不是鸟,没必要也不应该早起,那样反而会有被吃的危险。无所争也就罢了,君子还必须看得清时势,分得清利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述而〉)有好处才出来,没好处就躲也来,"君子"是个滑头,孔子是个老滑头。   只有好形象和好眼力是不够的,别人也不见得会为之倾倒。想抬高正面典型,就必须有反面典型来反衬。这时孔子就创造了一个对立面:"小人"。小人一出场,君子才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君子是搞大团结,搞全球统一化的。而小人是搞分裂的,搞党派之争的,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八佾〉)。孔子这里说的义,不是黑社会那种向朋友两肋插刀的义,而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看重仁而小人看重利。君子挺伟大的,是吧?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八佾〉)。德仍指仁,而"土"指安乐。这句跟上面提到的一样。而刑指法律,是说君子知法畏法守法。而小人眼里只有利,利之所在

5、是可以奋不顾身的。这样一比,本年度守法专业户的光荣称号不免又要被君子得去了。孔子你就一边偷着乐去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论语-颜渊〉)。成人之美谁都懂啦。不成人之恶就少有人提到,用现代话说就是要见义勇为,不让坏人坏事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看看,守法专业户的头衔不够了,孔子又想执法了,起码也是护法吧?唉,君子这么一弄,小人不免要倒霉。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这句就颇有些种族歧视的意味了。凭什么规定只有君子才能上进,小人就一定会一步步落后?孔子这种种

6、族优越观念十二万分的要不得。坚持它难保不会有新纳粹作乱。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说"是悦的通假。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在君子手下做事情比较容易,却难以讨得他的欢心,除非用他所喜欢的道,也就是仁,否则他会整天黑着个脸。等到他用人时,不管你是否会拍马,他也只按你的才能来安排岗位。而小人就正好相反,比较容易讨好,陪他唱唱歌跳跳舞,他就HAPPY了。而要在他手下做事就比较难,因为每次交任

7、务下来他都有会求全责备。从这句话中很可以看出孔子是有些溜须拍马的功夫的。甚至能上升到理论高度。只是他未免偏心了些,小人对部下严格点他就受不了,还说出这一大堆的闲话怪话。有小人这样的领导固然是部下的悲哀,而有孔子这样的部下又未尝不是做领导的悲哀?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君子什么事都会自己解决,不用去求人,这很明显带有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痕迹,这是一种落后、保守、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愚昧观念。而小人就不同了,经常会想到去求助,这很可能就是现代110制度产生

8、的源头。大家还可以试想一下:小人总向别人求助,那么别人也自然会想到向他求助,这样一种互帮互助的风气是多么需要大力提倡的呵。而孔子却不这样认为,他总是忘了君子们都是超人,象要求"君子"那样要求小人,就不免有些过份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是和谐,同是赞同,这是说君子追求和谐而不阿附,小人阿附而不求和谐。孔子认为君子是比较有骨气的部下,而小人比较适合去当兵,服从为军人的天职嘛。也之所以如果所有人都是君子,世界就不会有战争了。不只是大家追求和谐,更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