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 7.5曲线和方程(第四课时)大纲人教版必修

高二数学 7.5曲线和方程(第四课时)大纲人教版必修

ID:29385849

大小:7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高二数学 7.5曲线和方程(第四课时)大纲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二数学 7.5曲线和方程(第四课时)大纲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二数学 7.5曲线和方程(第四课时)大纲人教版必修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二数学 7.5曲线和方程(第四课时)大纲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5.4曲线和方程(四)●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曲线的交点;2.曲线方程的公共实数解.(二)能力训练要求1.会通过解曲线方程组求得两曲线的交点.2.通过曲线方程讨论曲线的性质.(三)德育渗透目标1.渗透数形结合思想;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两条曲线有交点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有实数解,求曲线的交点问题转化为求方程组的解的问题.●教学难点已知曲线的某一段与直线的交点问题的解法及有关弦长问题回避求曲线交点而巧用韦达定理求解.●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启发诱导学生联想新旧知识点

2、的联系,从而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捷径.●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师]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咱们已很熟练根据条件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即我们可求出曲线方程,那么根据曲线方程可讨论曲线的交点问题吗?进而求和余弦长又该如何通过曲线方程求得?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Ⅱ.讲授新课[例1]若直线l:ax-y+b=0经过直线l1:2x-2y-3=0与直线l2:3x-5y+1=0的交点,求a、b的关系式.分析:先求出l1与l2的交点P的坐标,然后将P点的坐标代入直线l的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至于l1与l2的交点即直线l1与l

3、2的公共点,所以就应该是l1与l2所对应方程的公共解,即由l1与l2所对应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解:由方程组解得即两直线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P(),将其代入直线l:ax-y+b=0,整理得17a+4b=11.∴所求a、b的关系式为:17a+4b=11.[例2]求直线y=x+3被抛物线y=2x2截得的线段之长.分析一: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得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弦长.解法一:由解得即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3+3,6+3)、B(3-3,6-3),∴|AB|==1

4、2.∴所截线段之长为12.[师]请同学们体会刚才的解题过程,看是否还可通过其他途径求出截线段之长.分析二: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x1、y1)、B(x2,y2)则由|AB|=及y1=x1+3,y2=x2+3得y2-y1=x2-x1,从而|AB|=故可回避求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直接由韦达定理整体求值,一般地,直线被二次曲线所截得的弦长问题都可用这种“设而不求”的技巧求解.解法二:设直线y=x+3与抛物线y=2x2的交点坐标为A(x1,y1)、B(x2,y2),则由方程组得x2-6x-9=0∴又∵A(

5、x1,y1)、B(x2,y2)都在直线y=x+3上,∴y1=x1+3,y2=x2+3,∴y2-y1=x2-x1∴|AB|=∴所截线段之长为12.评述:这样既简化了运算,又提高了准确率,请同学们予以掌握.Ⅲ.课堂练习请同学们结合练习慢慢体会.[生](板演练习):课本P72练习4.求直线2x-5y+5=0与曲线y=-的交点.①②解:解方程组将②代入①得2x2+5x+50=0.∵Δ=25-4×2×50=-375<0,∴方程组无解.即直线和曲线无交点.[师]要充分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以讨论直线和

6、二次曲线的交点的问题.Ⅳ.课时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方程组的解与曲线交点的关系.首先,要知道与曲线对应的方程联立成的方程组的解便是这些曲线的交点的坐标.也就是说,若要求一些曲线的交点,只要将其对应的曲线方程联立起来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便可求得交点的坐标.其次,若遇求直线与二次曲线的相交弦问题时,则可用“设而不求”的技巧来解.设直线y=kx+b(k≠0)与y=ax2(a≠0)相交于点A(x1,y1)、B(x2,y2)则|AB|=Ⅴ.课后作业(一)课本P72习题7.58,9.(二)1.预习内容

7、:课本P75~76.2.预习提纲:(1)怎样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2)怎样根据圆的标准方程,写出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板书设计§7.5.4曲线和方程(四)一、求曲线的交点[例1]联立方程组求交点课时小结坐标[例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