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ID:29406928

大小:2.00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9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_第1页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_第2页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_第3页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_第4页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备:王继超审核:侯丙锋授课时间:学案编号:30班级:姓名(小组):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标要求: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考纲要求: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的发展(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4)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备考说明本单元在近

2、几年的高考中以选择题为主,本部分内容经常与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命题。未来在2013年的高考中,这一部分内容也将是重点注意的内容之一,应重点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成就和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的具体内容。另外,这一部分内容与现实的热点密切相关,如神州九号飞船的顺利升空、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等热点问题。§复习重点与难点(1)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科教兴国”发展战略。(2)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经验教训【问题导读单】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起步:(1)历

3、史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2)主要科技成就(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防科学技术领域: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又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中国用自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医学和农业科技领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3)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

4、平,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2、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提出: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意义:反映了时代特点,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科教兴国”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研究.3、走向世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成就:(1)核技术方面: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和平利用。(2)运载火箭方面:2003年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杨利伟)(3)信息技术领域:①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②20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

5、的超级计算机。(4)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双百”方针提出(1)背景:a.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3)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性和多样性。(4)根本目的: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5)结果: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硕果累累:《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2、曲折的年代(1)原因:政治运动扩

6、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2)结果:百花凋零;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3、艺术的春天(1)背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邓小平指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讲”“四美”。(2)内容:出现以“文革”为主题“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改革”为主题;社会生活为主题,代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3)结果:中国文艺再次繁荣,走向世界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开基创业”(1)拉开序幕a.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b.教育向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

7、水平。(2)制定方针,(3)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事业在艰难探索中前进,取得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2.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1)“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原因: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过一些偏差。表现: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