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校为本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ID:29427794

大小:9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9

以校为本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_第1页
以校为本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_第2页
以校为本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_第3页
以校为本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_第4页
以校为本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校为本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年度2013编号CTF120573类型全国重点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实验学校申请·评审书子课题名称以校为本的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负责人姓名张淑萍单位名称潍坊市寒亭区高里中心学校(加盖公章)填表日期2013.3.22·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制·页.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子课题名称以校为本的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张淑萍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63.4职务职称校长学历大学研究专长教育科研电子信箱Wfhtgl2008@126.com联系电话7307136工作单位潍坊市寒亭区高里中心学校传真通

2、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中心学校邮编261103主要参与人员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庞立成男1967.4大学一级教师寒亭区高里中心学校徐春景男1977.08大学一级教师寒亭区高里中心学校张春安男1970.09大学一级教师寒亭区高里中心学校徐名杰男1967.08大学一级教师寒亭区高里中心学校李贵春男1968.08大学一级教师寒亭区高里中心学校周霞女1971.09大学一级教师寒亭区高里中心学校说明:此栏内容如因特殊情况有所改变需向课题审批单位说明、备案。预期的主要成果B、C、E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经费来源及数额学校拨付6000预期完成时间(

3、起止时间)2013.3-2014.6页.二、课题研究内容设计与论证1.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本课题研究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构成的生活教育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研究理念。紧密结合我校实际,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我们试图通过对学校所在地——高里街道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着手

4、,引导学生亲身探索与体验,汲取地方文化优秀的精神传统。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具体来说,有以下意义及价值:1.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回归学生生活、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个体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他与地方文化息息相关,须臾不能分离。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回归个体生活世界的重要体现。依托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使校本课程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理性地建构地方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增强爱乡之情。2.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传承、创新地方文化的内在要求。课程是一种文化选择。文化是课程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传

5、承地方优秀文化,使其连绵不绝、流传不息,不仅是生活在这一地区成员的共同不可推卸之责任,更是这一地区学校教育重要的历史使命所在。通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强学生地方文化认同以及地方文化关怀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课题研究理论支持: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课程改革简明读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组编  3.《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北大出版社  4.《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旭东  5.《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辜伟节扬州市教科所页.2.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一、课题研究思路:1.采用

6、情感陶冶、实际锻炼、探究质疑等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让学生的道德情操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同时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智慧来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地广泛接触高里街道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感悟高里悠久的历史沿革、湿地风光、乡土文化的魅力。二、课题研究目标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其目标规划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在知识目标方面,重视体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在能力目标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认知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和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在情感目标方面,着重培育

7、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责任心,发展学生的个性。具体的目标是:1.使学生了解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发表,乐于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使学生感受家乡的地域风貌和传统习俗,体验民族风情,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