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书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书

ID:29434877

大小: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书_第1页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书_第2页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书_第3页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书_第4页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通信0901班02号贺云英学习参考资料分享WORD格式整理1.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与状况;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供需差别大:岗位增36%学生增130%。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2.选材要求高: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一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

2、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3.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4.薪酬逐年降低:市场只给很少的酬金。有一份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5.骗子,假招聘铺天盖地: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许多骗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

3、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进行坑蒙拐骗。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6.缺乏工作经验:教授多“教练”少。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7.怕吃苦,爱面子。许多企

4、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8..频繁跳槽: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几个比较突出问题。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取消统一分配派遣,实行自主择业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学习参考资料分享WORD格

5、式整理就业渠道不畅。据对调查,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他们呼吁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多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多提供就业信息。另外,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信息迟缓,影响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大学生就业率趋降,社会总体失业人数渐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的不断应用,农业、工业、科研及政府机构等行业部门纷纷进行结构调整。许多用人单位人满为患,超编运行,企业公司减员增效,事业单位下岗分流,政府部门精简机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就业率呈下降趋势。从农业看,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

6、农业转型的历史时期,农业科技含量逐渐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据最新统计,“80后”的青年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已达1亿人。这些不断涌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城市中建筑、家政、安保等体力型劳动的主要力量。虽然很多大学毕业生不屑于这些就业空间较大的岗位,但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将这些岗位交于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  从工业看,我国正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不断应用,国有企业破产所产生大量的下岗人员已成为社会就业中新的难题。而这些下岗人员中部分懂技术、精管理的人员又具有大学毕业生没有的实践经验,正成为与部分大学毕业生进行有力竞争的群体。  从科研

7、部门看,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科研设计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转移到更高层次的硕士或博士层面,对本专科类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逐渐萎缩。  从政府机构来看,事业性编制逐渐减少,公务员录用考试逐步推广,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竞争某一国家公务员岗位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而从理论和实践经验考察,大学毕业生又往往处于竞争的弱势。  “名牌效应”占据就业市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名牌大学所产生的“名牌效应”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需求仍十分旺盛。从很多招聘信息中便可看到,“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