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29469409

大小:60.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语文上册 《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核舟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核舟记》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记”这种文言体裁的特点,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难懂字词,品味有关语句,赏析核舟雕刻之巧与文章说明之妙。  背景资料:  1、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

2、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2、掌握“记”的知识:“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教学过程:  一、结合注释读课文,完成以下

3、任务:  1、下列字你会读吗?试着给它注音  洢皿罔贻奇轩箬糁髯褶袒诎髻  属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说出本字并解释其含义。(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2)诎右臂支船(3)左手倚一衡木(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整理文中一字多义的例句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为舱  (3)可: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  (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4、积累文中倒装句  (1)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2)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

4、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5、自学中有哪些疑难问题期待解决?请写在下面    课堂交流  二、整体感知文意: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2、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3、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三、品析语言:1、讨论,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

5、”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划出有关语句)         2、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下列语句,你认为哪句话或哪个词写得最好,好在何处?  ⑴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⑵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⑶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⑷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3、学习小组内可自己演一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发挥想像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可以适当加

6、些语言。   四、谈收获: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橄榄核舟———故宫博物院所见  余光中 不相信一寸半长的橄榄细核谁的妙手神雕又鬼刻无中生有能把你挖空剔成如此精致的小船清脆,易碎,像半透明的蝉蜕北宋的江山,魔指只一点怎么就缩小了,缩小了,缩成水晶柜里,不可思议的比例即使在夸张的放大镜下,也小得好诡异,令人目迷舱里的主客或坐,或卧恍惚的侧影谁是东坡一捋长髯在千古的波涛声里飘然迎风,就算我敢在世间的岸上隔水呼喊(惊动厅上所有的观众)舷边那须翁真的会回头?一柄桂桨要追上三国的舳舻击空明,斥流光,无论怎样那夜的月色是永不褪色的了———前身是橄榄,有幸留仁九百

7、年后回味犹清甘看时光如水荡着这仙船在浪淘不尽的赤壁赋里随大江东去又东去,而并未逝去多少的豪杰如沙,都淘尽了只剩下镜底这一撮小舟船头对着夏口,船尾隐约(只要你凝神静听)还袅袅不绝地曳着当晚那一缕箫声后记:苏轼赤壁之游,流传千古,时在北宋元丰五年,合公元一零八二年,距今正为九个世纪,值得追念。橄榄核舟为清人陈祖章所篆,舟长不及二寸,有篷有窗,中有八人,情态各异,在放大镜下亦光影迷离,难以细辨。舟底并刻赤壁赋全文,鬼技神工,令人惊诧难信。七月初回台,在故宫博物院俯玩此物,已作是篇,暂不发表,留待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