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优化研究(word档)

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优化研究(word档)

ID:29473097

大小:176.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0

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优化研究(word档)_第1页
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优化研究(word档)_第2页
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优化研究(word档)_第3页
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优化研究(word档)_第4页
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优化研究(word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优化研究(word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优化研究  摘要:本论文是基于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的背景,对城乡居民之间的出行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城乡居民出行的可靠性。论文分析城乡公交的客流特征,界定运输可靠性的内涵,研究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模式,最后,以浦口城乡公交为例进行实例验证。  关键词:城乡公交;运输可靠性;运行组织  1绪论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城乡居民出行需求日益增长。适应快速

2、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在城乡联系日益密切,客运需求不断提高、公路网络逐步完善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基于运输可靠性要求,研究优化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模式。通过基于运输可靠性的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优化研究,深入分析城乡客流之间的特点,找出适合城乡客流特点的公交运行模式,从而使城乡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改变城乡之间乘车难的现状。通过优化城乡公交的运行来加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为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转换提供动力。  2城多公交客流特征  农村居民出行目的主要分为做生意、购物休闲、看病、进城打工、走亲戚等,其中大多

3、数城乡公交乘客以购物休闲为出行目的。在出行时间上一般呈现三峰型.从图1可看出,农村居民上午出门时间一般集中在早上5:30~9:00时段,此时形成了一个出行早高峰,占全天出行量的64%;下午居民返回时间一般在16:00~19:00.此时形成了一个晚高峰。农村居民出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间特性,在早、晚呈现出明显的高峰,午间客流量也较大。  3公交系统可靠性内涵  3.1可靠性内涵  把公交系统可靠性定义为:公交系统在现有的道路交通、车辆、站点情况下,安全、准时、便捷、舒适地将乘客送达目的地的能力。公交作为一种服

4、务大众的交通方式,衡量其可靠性关键在于定义何种情况下为正常服务,并确定其上下限值[1]。  3.2可靠性指标  (1)乘车时间。  乘车时间主要是指乘客从出发地点到目的地的过程中花费在车子上的时间,对于乘客而言越短越好。  (2)车辆满载率。  车辆满载率是指车中的乘客数量占车辆满载时数量的比率。对于乘客而言越低越好,而对于公交企业而言则越大越好,可获得更多的收益。  (3)候车时间。  候车时间是指从乘客进站开始等待车辆直到上车所需要的时间,对于乘客而言越短越好。  (4)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乘客平均换乘系

5、数是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与换乘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大城市不应超过1.5,中小城市不应超过1.3。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  (5)到站准点率。  到站准点率可以定义为,在考察时段内,在动态的交通网络中,公交车辆能准点到站的能力,是从公交网络的任意起点到任意终点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的概率。  (6)发车频率。  公交发车频率即单位时间内发出车辆的数量,其单位是辆/分钟。发车间隔与发车频率之间成倒数关系,发车间隔侧重表达发车间隔时间的长短;发车频

6、率则侧重于车辆的多少。  (7)行程时间可靠度。  行程时间可靠度是衡量公交服务水平最直接的指标之一。关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定义有以下几个版本:1)Bell等[2]研究了在日常交通量变动情况下的行程时间可靠性,将行程时间可靠度定义为在特定服务水平下出行者能够在给定时间内完成出行的概率。2)Asakura[3]考虑了由于道路损坏而造成路段通行能力下降时的行程时间可靠性,将行程时间可靠度定义为路网在下降和非下降状态下行程时间比率的函数。3)lida[4]将行程时间可靠性定义为:出行者在指定时间范围内到达目的地的概

7、率。  本文将行程时间可靠性解释为:在一定条件下,公交车辆在乘客可接受出行时间范围内到达目的地的概率,用于衡量公交线路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8)服务间隔可靠度。  公交线路运转的时刻可靠性在事后(已发生时刻之后)量测相对比较容易,要对事前(已发生时刻之前)的可靠性预测就比较困难。  本文用公交服务间隔指标定义公交线路运转的时刻可靠性。服务间隔可靠度,定义为公交系统运营中遵循公布(计划)运转时刻表的能力[5]。  4城乡公交线路运行组织形式  4.1线路分类  乘客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提高公交运行的可

8、靠性的障碍之一,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双赢的目的,要求我们在线路分类时,充分考虑客流的集散程度、客流大小等各方面因素,从而达到各方面配合的目的。  由客流出行特征分析可知,县城、乡镇、村庄的居民出行特征在客运量强度、出行高峰时段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为不同区域服务的线路客流强度特征以及服务功能的差异性,线路分为干线和支线。  干线:承担大型集散点之间联系客流强度高,以县城(城区)一乡镇线路最为常见,多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