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学案 旧人教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学案 旧人教

ID:29492621

大小:61.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学案 旧人教_第1页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学案 旧人教_第2页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学案 旧人教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学案 旧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学案【考试目标】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一)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特点1、;2、;3、;4、。(二)江南农业的开发1、概况:土地开垦;技术进步;水利兴修;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2、特点:各地发展,地区最发达,、和是重要产量区。3、意义: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打下基础。4、江业农业发展的原因:(1)劳动力和技术因素:;(2)民族融合:;(3)统治者的措施得力:。(三)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1、研制新农具,推广新技术:如曹魏时改进了翻车,用于;2、兴修水利:曹魏兴复了许多;3、开发边疆:十六国北朝时和地

2、区开发。(四)手工业的发展:1、丝织业:曹魏纺织中心、;吴国培育出;蜀汉的,遐迩闻名,行销吴、魏。2、冶炼业:北魏以制造军刀著称,又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法。3、制瓷业:南方盛产,北方创制出,为制瓷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4、造纸业:这一时期纸张逐渐取代,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南方的、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五)商业的发展: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二、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数学:魏晋时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精确数在~之间,著有《》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有《》,是中国的农书。3、地理:西

3、晋的裴秀绘制《》,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北魏郦道元著《》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二)宗教和哲学1、道教:东晋改造道教,道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萧梁间的吸收佛教教义和,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体系。2、佛教:(1)迅速传播的原因:其教义宣扬,为穷苦中的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之路;也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2)危害:;;。3、哲学:反佛灭佛的斗争代表:南朝齐梁间的范缜写《》,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北魏和北周,先后灭佛。(三)文学:1、特点:。诗歌完成了古诗到四言、五言、骚体到的

4、过渡。2、建安文学:以为代表,代表作有曹操的《》、王粲的《》和蔡文姬的《》。3、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其代表作有《》《》4、南北朝的新的乐府诗,即大为盛行。南方的《》,北方的《》《》。(四)艺术:1、书法:(1)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是有名的书法家;(2)曹魏的,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3)东晋的世称“书圣”代表作有《》、《》其子书法造诣极高,与父合称为“二王”。2、绘画:三国时的是佛像画的始祖。是东晋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等。3、雕塑:山西大同的、河南洛阳的等,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题型示例】例1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

5、的突出特点是A.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C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D.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广泛种植〖解前思考〗注意“突出特点”,是这个阶段特有的经济发展特点。〖解析〗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这就使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B项为正确选项。A项出现于战国时期。C项错误,这一时期的生产方式仍是封建制,而没有出现新的生产方式。D项是宋代和明代的特点,不是这一时期的特点。〖答案〗B〖解后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江南经济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这一状况导致了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

6、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例2材料解析题:材料一(北周武帝)“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材料二(灭齐后,北周武帝下令禁齐境内佛教):“现成寺庙,出四十千,并赐王公,充为第宅。五众释门,减三百万,皆复军兵,还归编户。融扩佛像,焚烧经教,三宝福财,簿录入官,登即赏赐,分散荡尽。”材料三(周武帝总结灭佛结果说):“自废以来,民役稍稀,租调年增,吾师日益,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岂非有益?”——以上摘自中学课本阅读材料后思考:灭佛与北周武帝改革的关系。〖解前思考〗

7、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切不可脱离材料单纯回忆书本知识。〖解析〗本题通过北周武帝灭佛的历史事实的陈述,旨在考查学生再认重大历史事件及处理历史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本题有一点是明确的,即灭佛是北周武帝改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体现与改革的关系呢?从材料一和二可知,北周武帝灭佛是为了“求兵”“取地”和“三宝福财、簿录入官”,从而达到增加财政收入,扩大资源,减轻人民负担的目的。至此,灭佛与改革的关系不难回答。〖答案〗北周武帝灭佛是改革的措施之一。南北朝时期,佛教炽盛,寺院占有大量劳动力和土地,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资源。为此,北周武帝

8、通过灭佛,改善了征税、征兵的环境,加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力量,削弱宗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最终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统一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解后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