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同步练习 旧人教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同步练习 旧人教

ID:29804237

大小:56.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3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同步练习 旧人教_第1页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同步练习 旧人教_第2页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同步练习 旧人教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同步练习 旧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与秦汉时期相比,自然科学进步最突出的表现在A天文和数学B天文和医学C农学和机械D农学和数学1.D2.《齐民要术》中的“齐民”的意思是指A齐国的农民B北齐的农民C治理国家D普通农民2.D3.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是A阶级斗争激烈B民族矛盾尖锐C民族融合加强D对外交流频繁3.C4.兴起于东汉的道教到两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吸收了儒家的思想学说②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③还吸收了佛教的不少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④建立起相对完整的道教神仙体系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A5.南北朝

2、时期,佛教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势力,其根源是A封建国家的分裂B统治者发展佛教用来麻醉人民C经济发展的需要D众生平等的主张便于人民接受5.B6.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佛教盛行所造成的后果有①麻痹了人民,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②佛教建筑石窟艺术得到发展③统治者促使佛教思想取代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④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6.B7.梁武帝时,“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北)周武帝时“自废(指毁佛寺)以来,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益,东平齐国,……岂非有益。”这些材料表明的中心问题是A南北朝统治者尊崇佛教B寺院占

3、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C南北朝寺院经济很繁盛D北周强盛主要得益于对寺院的毁坏7.A8.下列关于范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比较系统地批判了神学迷信B人的精神与形体分离,人死精神不死C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亦死D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刀锋,二者相互结合8.B9.范缜在《神灭论》中说:“浮图(佛教的别称)害政,桑门(佛教僧侣)蠢俗。小小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趣僧,而不恤亲戚,不怜空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施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从上文看,范缜反佛教的主要原因是①佛教造成了社会的分裂战乱②佛教破坏了家庭和亲

4、属关系③佛教妨碍了政府的行政活动④佛教加重了社会的经济负担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9.C10.从曹操留下的诗歌看,“建安文学”的主要特点有①内容充实②苍凉悲壮③富有生气④通俗易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B11.汉字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进步,完成这一巨大进步的书法家是:A蔡邕B钟繇C王羲之D王献之11.B12.我国佛像画的始祖是A曹不兴B顾恺之C阎立本D吴道子12.A13.下列著作中,既有地理价值同时又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价值的是A《缀术》B《禹贡地域图》C《水经注》D《抱朴子》13.C14.形成陶渊明诗歌田园诗风格的主要社会根源在于A迷恋农村的自然风光

5、B唤起人们关心人民疾苦C士族腐朽,现实黑暗D受宗教影响无意于仕途14.C15.南北朝时期,宗教广泛流行,在下列哪些文化领域得到直接反映①建筑②雕刻③绘画④哲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15.D二、材料解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蓄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皆使还俗附农,罢白徒养女,听奴婢。婢唯著青布衣,僧尼皆令食蔬食。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不然,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摘自《南史•循吏列传•郭祖琛传》材料二自迁都以来,年

6、逾二纪,寺寺民居,三分且之。……非但京医如此,天下州镇,僧寺亦然,侵压细民,广占田宅。——摘自《魏书·释老志》材料三或问予曰:“神灭,何以其灭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摘自范缜《神灭论》材料四太延四年(公元438年),北魏太武帝令50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在长安一寺院发现收藏兵器、财物,下令杀尽长安和各地僧人,并焚毁经像。——(《魏书》卷114《释老志》记载)(灭齐后,周武帝下令禁境内佛教):“现成寺庙,出四十千,并赐王公,充为第宅。五中日释门,减三百万,皆复军兵,还归编户。融扩佛像,焚烧经教,三宝福财,簿录入

7、官,登即赏赐,分散荡尽。”——(《广弘明集》记载)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北周武帝正式下诏):“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周书·武帝纪》记载)请回答:①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在南北朝时期宗教方面出现了什么局面?原因何在?②从材料三、四可以看出,南朝和北朝在对待佛教问题上出现了什么相同的现象?其方式有何不同?③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和北朝出现相同现象的原因。16.①佛教空前盛行。原因:第一、社会动荡不安,长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