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同步练习a旧人教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同步练习a旧人教

ID:29552700

大小:55.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同步练习a旧人教_第1页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同步练习a旧人教_第2页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同步练习a旧人教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同步练习a旧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同步练习A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5分,共75分)1.三国时期,魏、蜀、吴统治者都注重经济的发展,其直接原因是A改变东汉后期经济的现状B军事斗争的需要C继续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民族融合的需要【答案】B【解析】三国争战,统治者发展经济的直接目的当然是军事斗争的需要。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A科技发展的结果B政策调整的结果C民族融合的结果D阶级斗争的结果【答案】C【解析】从魏晋南北朝特殊的历史特点来思考本题。3.曹魏时期著名的发明家马钧发明的灌溉工具

2、是A翻车B水碓C水排D筒车【答案】A【解析】对四个选项所列的四种工具认识和了解。4、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B水利工程的兴修,大批良田的开垦C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传【答案】D【解析】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劳动力,并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5.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各地发展不平衡,其中最发达的地区是A三吴地区B洞庭湖流域C鄱阳湖流域D成都平原【答案】A6.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占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主要集中在①荆

3、州②扬州③闽江流域④岭南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7.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发展丝织品贸易而著称的是A曹魏B吴国C蜀汉D东晋【答案】C8.下列城市属于三国时期著名的丝织业中心的是①荆州②扬州③洛阳④襄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9.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是A阶级斗争激烈B民族矛盾尖锐C民族融合加强D对外交流频繁【答案】C【解析】因为本书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经验,既反映了汉族的传统农业的技术经验,也总结了塞外少数民族的牧业知识。10、东晋葛洪对道发展

4、突出的作用表现在A著《太平经》B结合儒家的思想改造道教C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D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答案】B【解析】《太平经》是东汉道教的主要经典,所以A项排除;C、D两项则是萧梁时陶景弘对道教发展的贡献。11.兴起于东汉的道教到两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吸收了儒家的思想学说②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③还吸收了佛教的不少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④建立起相对完整的道教神仙体系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通过本题比较全面了解道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情况。12.南北朝时

5、期,佛教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势力,其根源是A封建国家的分裂B统治者利用佛教用来麻醉人民C经济发展的需要D众生平等的主张便于人民接受【答案】B13.汉字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进步,完成这一巨大进步的书法家是:A蔡邕B钟繇C王羲之D王献之【答案】B14.我国佛像画的始祖是A曹不兴B顾恺之C阎立本D吴道子【答案】A15.下列著作中,既有地理价值同时又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价值的是A《缀术》B《禹贡地域图》C《水经注》D《抱朴子》【答案】C【解析】对所列四部著作都应该了解。二、材料解析题:(本题12分)16.阅

6、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或水耨(nòu,锄草,耕作)……不待贾(买卖)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摘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自《宋书》卷五十四请回答:①据材料一,分析汉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状况。②材料二描述的江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答案】①江南地区人口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较低。②江南变得十分富饶,出现了一年丰收可供数郡粮食

7、需要,所产的丝绵布帛行销天下。原因:汉代江南地区尚未得到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推动了南方经济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展现江南经济发展概貌,理解江南经济发展原因。三、问答题:(本题13分)17.“一定的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南北方政治经济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文化上有何反映?你是如何认识的?【答案】在政治上,南方政局相对稳定,而北方长期战乱频仍,北方出现了反映

8、战乱的诗歌《木兰辞》;士族制度在东晋得到充分发展,政治实现黑暗,因而陶渊明通过他的田园诗歌表达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强烈不满;在经济上,江南得到开发,科技文化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所取得的成就,而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出现了《齐民要术》的农书和《敕勒歌》这样的牧歌。认识: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推动了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使胡汉文化的交融与冲突成为时代特征,一方面,边地少数民族接受中原地区先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