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4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4 人民版必修2

ID:29499077

大小:66.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4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4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4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4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由来和影响2、了解最高统治者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及其影响3、了解秦汉至明清历代王朝严格控制工商业的制度及影响4、了解古代统治者禁奢侈的目的、实质和结果二、过程与方法:1、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利弊得失2、探究秦王朝的关东政策及其后果3、探究秦律《均工律》和汉代盐铁官营政策的主要内4、探究专制王朝奢侈之风无法抑制的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重农抑商政策从长远看是违背经济展规律2、认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基本规律3、认识严格管理工商业制度的利弊4、体会禁奢侈在今天的

2、现实意义教学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方式教学难点1、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2、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一、重农抑商1、重农抑商的目的(1)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后来,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农抑商”,或者说“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都是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2、《吕氏春秋》的重农思想《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抑商原则,特别强调其作用

3、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可以安定人心。《吕氏春秋》中强调治国应当以农业为重,认为古代的圣王之所以能够领导民众,首先在于对农耕经济的特殊重视。民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地利,而且有益于端正民心民志。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而易于驱使,谨慎而遵从国法,积累私产而不愿意流徙。如此,则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这种思想,对于后来历代统治者有很大的影响。3、汉代重农抑商政策及结果(1)汉代初年,政府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社会地位虽然较低,但是经济实力却越来越强,大商贾以财国同朝廷抗衡。商业能够比农业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使农耕者弃农经商。商

4、人侵夺农人的财产和土地,也迫使他们弃其本业,流亡他乡,成为所谓的“末技游食之民”。(2)“百姓多离农亩”的状况,使执政者深感不安。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4、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1、区域经济政策倾斜的影响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中,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是不同的。最高执政集团施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出现畸重的偏差,使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受到影响。2、秦王朝的关东政策及影响秦王朝实现

5、统一之后,对关中秦国本土和新征服的六国故地实行了不同政策。大规模强制性的移民运动使关东地区的经济结构遭受破坏,而穿凿骊山、造阿房宫、北筑长城、南戍五岭,承受繁重徭役、兵役负担的也主要是关东人。从历史文献的记载看,秦始皇时代反秦力量主要活动于关东。应当看到,秦王朝关东政策的失败,是秦朝短命的主要原因之一。3、汉代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1)西汉时,关中地方享有特殊的地位,当时许多人甚至以身为关外民为耻。东汉因刘秀出身南阳,定都洛阳,于是“南阳帝乡”和“河南帝城”也受到优待。(2)自东汉六朝全国经济重心向东南地区转移之后,有“扬一益二”“湖广熟,添下足”等说法。

6、这些地方的经济收益,成为中央财政的主要支撑,当地民众也因此承受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4、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一般说来,统一王朝的政、文化以至经济中心多在首都及少数重镇,只有这些地方才有优先的机会。边远地区,特别是远离交通干线的地区,发展速度则要缓慢一些。三、工商业的管理1、秦朝政策(1)秦王朝统一度量衡,为工商业的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秦代法律规定,制用同一种器物,其大小、长宽必须相同。秦律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定期校正衡器。秦统一货币,通行半两钱,也为经秩序的稳定提供了条件。(2)秦律中的《均工律》,体现了使劳役人员才尽其用的原则:隶臣有特殊技校艺可

7、以作为工匠的,不承担驾车、炊事等劳作。《均工律》还说,新工匠开始工作后,第一年应当达到规定生产定额的二分之一,第二年所完成的数额应当和熟练工匠相当。工匠的学艺年限也有规定: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工匠,应当一年学成;学徒则应当两年学成。能够提前学成的,向上司报告,应有所奖励;逾斯未能学成的也应记录在案。(3)从秦律的有关条文可以看出,当时政府对经济生活的控制是相当全面和具体的,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措施,已经达到非常严密的程度。2、汉代政策(1)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管理,古代王朝通常通过加重赋税征收的方式加以控制。汉初抑商,商人的赋税加倍,这就是所谓“重租税以困辱之”。

8、从《九章算术》中提供的资料来看,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对“市”的严格管理,也是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