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6《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人教版第一册

高中语文 6《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人教版第一册

ID:29507486

大小:63.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语文 6《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人教版第一册_第1页
高中语文 6《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人教版第一册_第2页
高中语文 6《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人教版第一册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6《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人教版第一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的空中楼阁》(板书)作者李乐薇(板书) 一、说教材: 《我的空中楼阁》,入编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散文系列,体现了新教材新的特点:《我的空中楼阁》与《荷塘月色》、《我与地坛》都属于抒情散文,主题上都兼备心灵栖息之地,都富有象征性,有利于比较阅读。教材这样编排,体现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品味散文的语言,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本文的语言清新明快,思想情感具有感召力,如果说《荷搪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那么《我的空中楼阁》则是托物言志的典范。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可

2、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和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以及新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入下: 1、用本文象征精神家园的“空中楼阁”来引导和熏陶学生,充分发挥散文的美育功能,从而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 3、学习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4、鉴赏诗化语言及精妙意境,领悟作者独特感受。 5、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从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即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教师若

3、在处理教材上面面俱到,则会显得浅而乱,所以有相对明确的教学重点就尤为重要。本文是一篇经典美文,语言美(板书)是它的一大特色,所以我把鉴赏和品味本文的语言美当做一个重点。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以它特有的诗情画意的语言形式,无非就想寄予一种情感,揭示一个道理,说明一个态度等等。但这往往是文章深层的东西,需要去挖掘。本文也一样,它使用了托物言志(板书)的手法,言了一个什么“志”是本文需要突破的难点。 四、教法方法及依据 1、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以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本

4、文是一篇美文,充盈意境之美,教学时着重创设一种情感与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又陶冶情感,所以整个课堂贯穿着情境陶冶法。 3、本文语言富有诗的韵律之美,从培养学生语感角度出发,故采用诵读法。在重点品位文章语言时指导学生诵读。 4、这篇文章的画面感很强,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出示适当的图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通过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具与课时安排 根据直观、实用,增加课堂容量等原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应该简洁,既要贴近学生,又

5、要贴近文本,所以我采用的导入是:针对现在隆昌的购房热和人们对内部装潢的讲究,提问:请问同学们你们构建过自己的小屋吗?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你会把小屋造在哪里呢? 在学生畅谈了自己理想的小屋后,结合第一单元内容小结,(也是对前一单元内容的复习): 这小屋可能在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畔,在徐志摩的康桥边,也可能在舒婷浪漫的橡树林里,在狄金森充满诱惑的篱笆那边……等等。这小屋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今天,有一位台湾作家李乐薇想给我们展示一下她的小屋,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导游李乐薇,一起走进课文——我的空中楼阁。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并用多媒体辅之以形象的画面和

6、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领略作品的情趣美。 2、让学生放声朗读,要求尽可能地根据自己的初步体验,融入自己的情感,进入作者描绘的意境中去。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问:为了突显小屋的美,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去写的?(因为本文层次清楚,学生基本上可以归纳、提炼出来,这样做,目的在于,快速提炼课文的要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主要为下面的课堂重点服务。) (三)直击重点 针对课堂重点,我提的问题是:作者如何从各个方面突显小屋的美?你觉得哪些描写的语句特别的美,结合自身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这一问的目的是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拥抱文本,这里我采用的是小组讨论的形式,培

7、养学生鉴赏散文语言的能力,以提高他们概括、归纳的水平。)但是学生的概括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入,这时需要再次体现老师“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字词替换以及修辞方法的运用等方法品味语言,教给学生鉴赏散文语言的一些基本方法。具体指导过程(略) 至此,通过对语言的品位和诵读,以及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对文本的画面美(板书),有了一定深度的体会,这是本文重点的落实,但学生对文章仅仅认识到这个层面还是不够的,要真正理解本文,还必须了解寄予其中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进入另一个层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