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_学案

说“木叶”_学案

ID:29536098

大小: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0

说“木叶”_学案_第1页
说“木叶”_学案_第2页
说“木叶”_学案_第3页
说“木叶”_学案_第4页
说“木叶”_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木叶”_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说“木叶”学案课前预习1.基础字词(1)识读字音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落木萧萧(xiāo)涔阳(cén)无妨(fáng)陇首(lǒng)得鱼忘筌(quán)寒砧(zhēn)桅杆(wéi)漂泊(bó)秋风袅袅(niǎo)疏朗(shū)窸窣(xī)迢远(tiáo)灼灼其华(zhuó)亭皋(gāo)冉冉(rǎn)门栓(shuān)翩翩起舞(piān)(2)识别字形(3)分辨词义流传•留传流传: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留传:指物品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如“这把茶壶是祖上留

2、传下来的”。修养•休养修养: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如“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艺术家”;②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如“这人不讲礼貌,真没修养”。休养:①指休息调养,如“放假后,他们到度假村休养去了”;②指恢复并发展国家或人民的经济力量,如“休养生息”。饱含•包含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包含:仅指里面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熟能生巧:表示熟练了,也就找到了窍门,重在找到了窍门,熟练的程度较轻。得心应手:形容记忆纯熟,做事顺手,尽合心意,熟练的程度

3、较重。一言难尽•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多用于不好的事),多用于书面语。说来话长: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多指不大愉快的事),多用于口语。(4)理解词义无妨:不妨。歧路:岔路。迢远:遥远。翩翩:飞舞的样子。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绵密:言行、思考细密周到。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景况:情况;光景。如:我们的光景越来越好。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

4、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缠绵: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难以解脱,是活化的拟人辞格的运用。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飘动;形容声音延长不绝。万应锭:万能药。锭,锭药。相去无几:彼此没有多大差别。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2.文学常识林庚(1910—)字静希。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福建闽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编文学刊物。1933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以后又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

5、》《冬眠曲及其他》等。1937年到厦门大学任教十年,1947年为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至今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______________、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是著名的唐诗楚辞研究专家。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颇多精辟的创见。著有《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中国文学简史》等多部著作。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他数十年如一日,谆谆教导后学,桃李满天下。答案:诗人文史学家曹禺课堂设计一、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诗

6、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三、教学方法: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

7、问题,把握文意;3.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二)释题:1“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2.“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

8、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