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538330

大小:58.0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审批: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电讯事业的发展;2.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学习模块】(一)铁路与公路1、学什么?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归纳近代以来中国铁路与公路交通的变化情况2、怎么学?(1)铁路交通①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到铁路,标志中国铁路诞生;②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③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特别是、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④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等铁路,加强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沟通;⑤“九五”期末,中国铁路总

2、里程跃居亚洲第,世界第;⑥新中国在不断改进机车和对铁路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上,1977年以来还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2)公路交通①20世纪初,开始出现汽车;②民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和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发展受限;③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公路大桥,包括在内的偏闭山区也通了汽车)。3、学会了吗?1901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慈禧生活俭朴B.中国不需要汽车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3、二)水运与航空1、学什么?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子目内容,归纳近代以来中国水运与航空的变化情况2、怎么学?(1)水运(轮船运输):①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控制中国水上交通;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的,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③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④20世纪90年代,由于、和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萎缩。(2)航空:①1909年制成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事业开始;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航线开通,中国业拉开了序幕;③新中国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④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3、学会了吗?标志着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局面打破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

4、局的成立B.福州船政局的成立C.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立D.发昌机器厂成立(三)通讯工具的发展1、学什么?请同学们阅读第三子目内容,归纳近代以来通讯工具发展情况:电报、电话。2、怎么学?(1)电报:①19世纪70年代,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②随后,福建巡抚在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③20世纪初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不过,当时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电报主要用于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2)电话:①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设立电话公司;②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通讯网;③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位。影响:通讯和电讯事业的发展

5、,使的传递变得快捷,改变着人们和3、学会了吗?下列有关中国电讯事业发展的情况,不正确的是()A.2003年末,中国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B.中国的第一个电话公司出现在上海C.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官商通报,无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D.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在台湾【合作探究】1.我们为什么把地球称为“地球村”?(提示:从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影响分析)2.交通和通讯工具在旧中国发展缓慢,进入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就有了迅速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从交通、通讯工具(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分析。)【当堂检测】1.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

6、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①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②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③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④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国的主要城市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3.“举头铁索路行

7、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B.航海事业C.航空事业D.电报电信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