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复习提纲 人民版 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复习提纲 人民版 必修3

ID:29553126

大小:68.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复习提纲 人民版 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复习提纲 人民版 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复习提纲 人民版 必修3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复习提纲 人民版 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一、百家争鸣1、早期儒学(1)、孔子(儒家创始人)(政治):核心是“仁”与“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对鬼神敬而远之,民本思想(教育):有教无类,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讲授课程以六艺为主。因材施教、启发式、学思并重等教学方法(编纂):《诗》《书》《礼》《易》《乐》《春秋》统称“六经”(2)、孟子“亚圣”(政治):仁政学说(思想核心)、民贵君轻(人性论)人性本善(3)、荀子(天人关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政治):“君舟民水”、礼法并施(人性论):“性恶论”2、道家(1)老子(李耳)哲学:核心“道”,事物具

2、有相反的两面、“弱者道之用”(朴素辩证法)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社会(2)、庄子(哲学):道”乃世界最高原则、“齐物”、“逍遥”《庄子》文章特点:想像丰富,善于用寓言讲道理,浪漫主义3、法家(1)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严刑峻法(2)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井田制,实行重农抑商、思想专制(3)韩非:“法”、“术”、“势”结合,“事异则备变”、主张变法4、墨家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俭等贡献:认识论“三表”法、逻辑学、二、儒学兴起1、“焚书坑儒”批判:对先秦文化的粗暴否定(实质:文化专制)经过:汉武帝起贤良文学,2、罢黜百家董仲舒文化

3、体制改革(核心: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影响: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局面,儒学地位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时间:汉武帝时3、太学的出现:意义: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太学生参政:“太学清议”4、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选官制度变化:“世官制”(先秦)—察举制(秦汉)—科举制(隋唐以后)(2)影响(书P10)三、宋明理学1、理学创立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的困境:玄学、道教、佛教冲击(2)唐代复兴儒学:韩愈(“道统”)、李翱(从“性命之源”理解)(3)宋代儒学复兴运动:要求以唐为鉴复兴儒学2、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1)周敦颐:天人合一,为理生万物提供依据(2)

4、邵雍:重新排列《周易》六十四卦,寻找宇宙与人统一的本原,为理学建立开辟道路。(3)张载:“气学”,严格区分天道、性、心等概念(4)“二程”:程颢、程颐认为理学最高范畴是“天理”;“孔颜之乐”。3、理学的成熟(1)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理气论:理比气更根本(2)朱熹的学说修养论:教育要日积月累,仁者境界。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要求儒家干政。注释《四书》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3)朱熹的地位成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维护专制主义六七百年之久。4、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1)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核心命题:“心即理也”,“发明本心”心学的集大成者;(2)王守仁主张:“

5、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修养在于“至良知”,强调“知行合一”。5、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不同点本体论“理”是世界本原“心即理也”体验方法“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生活经历:福建泉州人,明朝中后期1、李贽反正统意识:理存在百姓生活中,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写作风格主张“真心”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共同生活背景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共同经历都参加过抗清斗争共同进步政治思想(批判君主专

6、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批判私天下的君主制“循天下之公”君臣平等“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抨击“孤秦”“陋宋”(三个方面)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共同经济思想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船山遗书》共同学说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推动者评价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补:王夫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3、唐甄(1)个人经历: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倡导者(2)主张:“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为贼也”;对“官”猛烈抨击。(3)局限:没有上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五、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⑴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早期儒家⑵秦朝:焚书坑儒,

7、儒家思想受到排斥。⑶西汉: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⑷宋朝: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引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新儒学——理学。⑸明朝中期,心学兴起,理学新阶段,进一步发挥了儒家“仁”思想⑹明清时期: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儒学受到批判。⑺19世纪晚期: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⑻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