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蚜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蚜

ID:29584533

大小:1.4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1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蚜_第1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蚜_第2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蚜_第3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蚜_第4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蚜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漫步宋词16辛弃疾词三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 辛弃疾词三首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内容赏析】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近处的自然风光,下阕则将镜头拉远,进而涉及人事。词中后两句关于“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的对比,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并由此把词的思想意义向纵深方向拓展。还含有对生活的哲理性的思考,荠菜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在它身上仿佛体现了一种人格精神。题目“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

2、,效果独特。当时很可能是朋辈中有人为作者罢官后的生活担忧,因而词人便风趣地以代友人填词的方式回答对方,一方面借荠菜花的形象自我写照,一方面又隐隐流露出自己不做愁风雨的城中桃李,而做坚强的荠菜花,以此与友人共勉。青玉案元 夕[常识·速览]词中之龙——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

3、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义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著有《稼轩长短句》。这是描写元宵灯节的词。全词浓墨重彩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狂欢的盛况,但题旨并不在这里,不是对这种“盛况”的肯定和褒扬,而仅仅是作为背景材料。实际上,作者对人们的狂欢,含有贬斥之意。词中的“那人”才是作者的褒扬对象。[文本·精析]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答案】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地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2.“那人”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答案】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写出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她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

5、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3.这首词的上片是如何渲染的?有什么作用?【答案】上片极力渲染了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把灯火比作千树花,把烟花比作星星,“香满路”极言车马之多,“凤箫”“玉壶”音乐不绝,花灯满街。越是渲染元宵节之夜的喜庆场景,越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烘托、渲染1.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画家画画,如果孤零零地画出一个月亮,就会显得单调;如果在月亮的周围画上几缕彩云,月亮就显得格外有神。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是烘托。(1

6、)以物烘托人。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日暮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烘托出离愁别恨的悲凉气氛。(2)以人烘托人。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3)以物烘托物。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山林”之静。又如“僧敲月下门”“

7、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2.渲染:用较为浓重的笔墨,连续用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情调一致而又富于变化的意象对同一种环境气氛、人物行为、心理情感做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1)渲染的对象。渲染的对象主要是环境、气氛、事件和人物。(2)渲染的手法。渲染的手法主要有反复、排比、层递、摹写等。(3)渲染的原则。在于应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铺陈,不应过度追求浓词艳藻。渲染的方式有正面直接摹绘及侧面间接烘托。(4)渲染的种类有景物渲染、环境渲染、气氛渲染、细节渲染、情绪渲染、行为渲染、语言渲染等。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8、,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