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

ID:29586371

大小:439.5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21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_第1页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_第2页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_第3页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_第4页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单元概览阶段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主要内容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手工业由官营独占到开始三种形态并存;商业打破官府垄断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对外贸易初步发展犁耕技术完善,农田水利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国内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发展单元概览阶段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主要内容农业经济发展,手工业发达,制瓷业大放异彩,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国内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繁盛小农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些地

2、区的个别行业出现;城镇商业繁荣,地域性商帮兴起;对外贸易因闭关锁国日渐萎缩单元主旨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古代中国手工业历史悠久,部门齐全,多种经营模式并存。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第12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考点1

3、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土地制度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农业的起源①农业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②地域差别: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③农

4、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主要家畜: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2)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改进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②春秋战国: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③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农具改革: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⑤灌溉工具: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5、(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①上古时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②春秋战国: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兴修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③西汉时期: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④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⑤经验总结:在300多种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小农经济的形成①千耦其耘:商周时期,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

6、进行农业生产。②个体农耕a.产生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b.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c.历史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土地所有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②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a.特点: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b.瓦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加速其瓦解。③封建社会:实行土

7、地私有制。a.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b.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2)土地兼并①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②发展历程a.战国:地主土地主要有贵族占有公田、军功授田、购买三个来源。b.汉代:土地买卖成为主要途径,汉武帝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兼并更为激烈。d.明清:通过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③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减少,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④政府对策: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

8、魏的均田令。(3)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①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租佃关系。②发展a.战国时期已经产生。b.宋代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c.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③影响: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佃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均田制均田制实行于北魏至唐前期,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其实施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均田制下分露田和桑田两种,其中桑田可世代相传,限制其买卖;露田归国家所有,不能自由买卖。

9、政府授田于农民有年龄、性别限制,且受田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均田制并未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实质,也不包含平均地权的意义。至唐中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空前激烈,曾受田的农民或逃亡或沦为佃农,均田制最终瓦解。3.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①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