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 (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 (新版)沪教版

ID:29675482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 (新版)沪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 (新版)沪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 (新版)沪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 (新版)沪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 (新版)沪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3物质的溶解性一、我思我学:查一查: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试一试: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等水蒸发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将分别盛有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中,冷却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填: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________

2、_。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结晶法。二、同步导学:评价要点:1.学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2.了解: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不要求掌握气体溶解度概念)。3.了解:结晶的概念。4.学会:使溶质结晶的常用方法(蒸发、降温等)。并会在解决分离、提纯等时加以灵活运用。方法指引:1.溶解度曲线直观地表示了固体物质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KNO3、NaCl、Ca(OH)2为例,其中KNO3变化最大,NaCl变化很小,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直观地选择混合物分离的方法。3.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三种:过滤是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的方法,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如粗盐的提纯等。结晶是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加以分离的方法。要使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大量结晶出来,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适宜用降温结晶法,反之,则适宜用蒸发结晶法。例如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分离步骤为:①制成热饱和溶液;②

4、冷却结晶(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③过滤分离。例如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钾,分离步骤为:①制成溶液;②蒸发结晶(大量氯化钠晶体析出);③趁热过滤。蒸馏是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加以分离的方法,如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等。典型例题:例1:下图是甲、乙、丙3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下图回答:(1)t2℃时,将3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2)将3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解析:(1)t2℃时三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最大,即t2℃时,在相同量的水中甲物质溶

5、解得最多,所以蒸发相同质量的水后甲析出量最多。(2)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降温后甲、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仍然为饱和溶液,且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所以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丙物质降温后虽然溶解度升高,与甲相等了,但它此时为不饱和溶液,所以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甲。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注意:这里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降温后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甲溶液中相等。导致此错误的原因是以为丙溶液中的溶质量也随着曲线上升了,而实际上,丙溶液中溶质的最多溶解量是增加了,但实际溶质量没有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没变。例2:(03天津市)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

6、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可能大于2g解析:甲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说明甲是不饱和溶液。乙继续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乙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乙溶液如果饱和,则乙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反之则不等。如果乙溶液是在饱和的情况下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的话,那么丙再蒸发5g水,仍然应该再析出2g晶体,反之则应该大于2g。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D。三、随堂检学:(一)选择题:1.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海洋存亡,匹夫

7、有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是混合物B.海水是纯净物C.海水是饱和溶液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2.下列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开的是()A、酒精和水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C、氯化钠和硝酸钾D、铁粉和铜粉3.下列情况一定能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溶剂D、蒸发溶剂4.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有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