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3(新版)沪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3(新版)沪教版.doc

ID:56515069

大小:1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6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3(新版)沪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3(新版)沪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3(新版)沪教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3(新版)沪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的溶解性【学习目标】1、认识什么是结晶,知道常用的结晶方法。2、学会蒸发结晶的操作要领,知道其作用。3、针对具体物质的溶液能够选择恰当的结晶方法。【学习重点】1、学会蒸发结晶的操作要领。2、针对具体物质的溶液能够选择恰当的结晶方法。【学习难点】理解结晶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导学过程【活动一】联系生活,结合实验认识“结晶”1.思考:夏天出过汗的衣服如果没及时洗涤,衣服上会出现什么现象?若将一份80℃时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会看到什么现象?2.观察老师演示P21上“活动与探究”中的两个实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归纳结论;整理蒸发操作的要领。3.阅读课本P22,了解结晶的定义

2、,归纳结晶常用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常采用法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常采用法结晶。【巩固训练】1.蒸发操作中,蒸发皿里液体的量不宜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蒸发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3.蒸发操作中什么时候停止加热?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析出晶体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不能析出晶体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5.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C.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D.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6.如图所示,mg

3、KNO3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图示()氯化钠硝酸钾【活动二】探究用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及方案设计1.将90ºC溶剂是100g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ºC,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析出晶体___g。2.要从硝酸钾这类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常采用的是法;而要从氯化钠这类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常采用的是法。3.设计方案:若169g硝酸钾固体中混入了30g氯化钠固体,怎样能从该混合物中得到纯净的硝酸钾晶体?【课堂检测】1.结晶的方法有;。(1)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如:;(

4、2)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如:。2.分离或提纯某物质时,常用到①溶解;②蒸发结晶;③冷却结晶;④过滤等操作方法,选择恰当的操作序号并按操作顺序填空。(1)除去石灰水中的碳酸钙;(2)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水;(3)除去硝酸钾固体中的氯化钠;(4)粗盐提纯。3..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甲、乙所示。请回答:甲  乙  丙(1)由图甲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硝酸钾的溶解度;(2)欲对含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进行提纯,可以使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__;(

5、3)如图丙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放热),石灰水变浑浊,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是_____。本节课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