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

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

ID:29679221

大小:2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2

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_第1页
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_第2页
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_第3页
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_第4页
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十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1.看到温哥华冬奥会上绽放的美丽焰火,很容易联想到化学中的焰色反应,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在灼烧时火焰所呈现的颜色B.并不是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存在焰色反应C.K2CO3在酒精灯上灼烧时能直接观察到紫色火焰D.应该用稀盐酸清洗做过焰色反应实验的铂丝解析: 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到紫色火焰。答案: 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C.

2、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解析: 铝因易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耐腐蚀,我们日常用的铝制品常采用特殊工艺将氧化膜变厚,保护作用更好,并不是铝不活泼。答案: C3.(2010·九江三模)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成黑色,这与水中含有下列哪种可溶盐有关(  )A.钠盐      B.钾盐C.钙盐D.铁盐解析: 这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其原因是水中溶有铁盐,活泼的铝可和它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铁附着在铝表面,呈现黑色。答案: D4.下列有关金属及

3、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生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解析: 普通钢的含碳量比生铁要低,而不锈钢是在普通钢中掺入其他金属,故其含碳量比普通钢更低。答案: B5.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据有关报道,目前已经能冶炼出纯度较高的铁。你估计这种“纯铁”不会具有的性质是(  )A.硬度比生铁低B.熔沸点比生铁高C.能与Fe2(SO4)3溶液反应D.不能与盐酸反应解析: 依据题目叙述,可认为这种“纯铁”为纯净物,与生

4、铁(合金)相比,硬度小,熔沸点高。同时它具有单质铁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答案: D6.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③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 ④密度为1.1g/cm3与密度为1.2g/cm3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界于1.1g/cm3与1.2g/cm3之间;Na-K

5、合金的熔点应界于Na和K熔点之间A.①②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 只有活泼金属如K、Ca、Na等才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H2,①错误;铝能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内层金属,故能稳定存在,②错误;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均为黄色,③正确;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④错误;故选D。答案: D7.下列各组反应中最终肯定是白色沉淀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B.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C.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D.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解析: Al(OH)3只溶于强碱溶液,不溶于弱碱。Fe(O

6、H)2是白色沉淀,但最终变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答案: A8.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和Na2SO4B.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2溶液、AlCl3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D.用氯化钙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解析: NaCl和Na2SO4的焰色反应均为棕黄色。答案: A9.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  )A.溶液呈碱性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D.受热易分解解析: A是金属,则

7、B是淡黄色的金属氧化物,即B为Na2O2,依次可推知A为Na,C为Na2CO3,D为NaOH;Na2CO3溶液呈碱性,A项正确;Na2CO3+Ca(OH)2===CaCO3↓+2NaOH,B项正确;Na2CO3+2HCl===2NaCl+CO2↑+H2O,C项正确;Na2CO3性质稳定,受热不分解,D错误。答案: D10.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若将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