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 人民版必修2

2013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 人民版必修2

ID:29692342

大小:29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2

2013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13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13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13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13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2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专题16第2节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后限时作业(二十六)人民版必修2(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①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③忽视消费品生产④长期僵硬的执行计划指令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2.赫鲁晓夫时期,从1954年起苏联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在这些地区新建了大量的国营农场

2、。1960年前,全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1/3是新垦地提供的。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并且许多地方变成寸草不生的荒漠。对上述材料看法正确的有()①赫鲁晓夫的改革采用了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办法②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科学的态度,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③赫鲁晓夫的改革认识到了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④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3.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

3、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4.赫鲁晓夫的孙女赫鲁晓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其祖父不应成为一个罪人,甚至认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20世纪俄罗斯四起重大事件之一(其他三件为1917年十月革命;1945年战胜纳粹德国;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赫鲁晓娃观点的历史依据是()A.赫鲁晓夫最早破除个人迷信B.赫鲁晓夫推出“玉米运动”C.赫鲁晓夫导演了古巴导弹危机D.赫鲁晓夫扩大了企业自主权【答案】A5.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

4、人,而60年代后苏联工人又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解析】1931年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大量工人失业,所以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60年代后由于苏联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故选C。【答案】C6.通过下表,可以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1961~1965年1966~1970年

5、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社会总产值6.57.46.34.23.3国民收入6.57.85.74.32.6工业总产值8.68.57.44.42.8农业总产值2.23.92.51.74.0基建投资5.47.36.73.72.0①改革前期力度大,经济发展较快②农业发展落后③改革后期,几乎停滞,经济增长缓慢④优先发展重工业A.②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7.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A.重点在农业上B.重点在重工业上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解析】赫鲁晓夫改

6、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他们都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实质上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答案】C8.苏联笑话: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乘坐火车出门。开着开着,火车突然停了。斯大林把头伸出车窗外,怒吼道:“枪毙火车司机!”可是车还是没有动。接着赫鲁晓夫说:“给火车司机恢复名誉!”车仍然没有动。勃列日涅夫说:“同志们,不如拉上窗帘,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②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在于突破了原有斯大林体制③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根本

7、原因是没有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④三位领导人的政策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最终失败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相比较,其突出的不同点是()A.先从经济领域开始改革B.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彻底地打破了原有的经济体制D.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答案】C10.与斯大林体制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①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②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④允许个体经济存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答案】A11.

8、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实行“加速发展战略”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领导人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12.截至2012年苏联国旗降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