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山隧道变形监测方案

老鹰山隧道变形监测方案

ID:29710866

大小:578.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22

老鹰山隧道变形监测方案_第1页
老鹰山隧道变形监测方案_第2页
老鹰山隧道变形监测方案_第3页
老鹰山隧道变形监测方案_第4页
老鹰山隧道变形监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鹰山隧道变形监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红河州新安所至鸡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K24+500~K29+000段主线)老鹰山隧道变形监控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新安所至鸡街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二月目录一.工程概述21.1项目概况21.2地质情况21.3隧道施工方法2二.作业目的和意义3三.作业依据3四.监测内容4五.技术措施45.1工作基准网的布设45.2变形监测点的布设65.3变形监测点保护及意外情况处理95.4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95.5监测频率125.6数据处理与分析135.7控制指标185.8监测异常情况处理20六.质量管理206.1质量目标206.2质量管理流程206.3质量保

2、证措施21七.安全管理22八.提交成果资料228.1施工过程资料228.2竣工资料23一.工程概述1.1项目概况老鹰山隧道为一座连拱隧道,其起止点桩号为K25+770~K26+218,分界段全长为448m;隧道进口端~隧道出口端位于R=1000m,i=3%的左转圆曲线上;隧道所在路段纵坡为-1.9%;隧道最大埋深约为57m。隧道内轮廓几何尺寸均按80km/h设计,主洞的内轮廓主要尺寸参数为采用rl=5.50m的单心圆衬砌断面,隧道限界净宽:1.1+0.75+2×3.75+0.5+1.15=11m,净空高度7.10m,双向四车道设计,计算行车速度80km/h。其中左线隧道桩

3、号为K25+770~K26+218,长448m,其中明洞18m,暗洞430m;右线隧道桩号为K25+770~K26+218,长448m,其中明洞18m,暗洞430m;明洞按明挖法施工,暗洞按新奥法施工。隧道设计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断面全部采用曲边墙式断面。根据地质情况,对隧道洞口V级围岩浅埋段进暗洞第一环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进洞,其后采用小导管对前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左线隧道深埋V及IV围岩段采用小导管对前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后在开挖,开挖时采用打锚杆、安装型钢钢架、挂设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等初期支护;左线隧道深埋III级围岩段采用小导管对前方围岩进行注浆

4、加固后在开挖,开挖时采用打锚杆、挂设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等初期支护。1.2地质情况根据地质调查显示,隧道区未见有断层通过;不良地质作用主要有岩溶;该隧道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岩溶较为发育,地表多见岩溶洼地、溶沟及溶槽发育,已完成钻探中各孔均未揭露溶洞,溶隙较发育;除此外未见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发育。隧道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类型及碳酸盐岩岩溶水类型,第四系空隙水多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土体中,多以潜水形式出现,水量甚微;碳酸盐岩岩溶水赋存于灰岩节理裂隙中,水量一般。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周围地表水入渗补给,以地下径流得方式汇集、排泄于谷低洼地段。隧道区第四系覆盖层

5、厚度分布不均匀,下伏基岩以灰岩为主,岩溶现象较发育。基岩面起伏较大,差异风化明显,隧道区各岩(土)层间变化较为复杂,层次厚度及水平延伸不甚稳定,从而造成各土层的均匀性较差,综合判定为不均匀地基。1.3隧道施工方法1.3.1概述全隧除K25+770~K25+817(47米隧道进口接长明洞)、K26+210~DK26+218(8米隧道出口接长明洞)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余段落均采用暗挖施工。1.3.2暗挖段施工方法隧道埋深在17m以下采用非钻爆法施工;埋深大于17m时采用钻爆法施工,并严格控制隧道初期支护及时封闭,二次衬砌紧跟。其中埋深在17~50m时控制爆破施工,按地表爆

6、破振动波速不大于2cm/s控制爆破规模。隧道进、出口均采用型钢钢架及φ108大管棚及时加强支护。二.作业目的和意义老鹰山隧道穿越蒙自西南部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较为复杂。隧道位于个旧市大屯镇,总长448m,上方有两座消防水池,施工难度很大,而且隧道围岩均属Ⅱ、Ⅲ类(Ⅳ、Ⅴ级),强度较低,节理裂隙发育,自稳能力差,且岩性变化较大,隧道浅埋偏压地段。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需要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以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运营,并在检查、处理有关工程质量中,藉以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提供可

7、靠的基础数据。因此,实施隧道监控量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隧道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为:1.掌握围岩动态,了解支护结构在不同工况时的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对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2.通过施工和环境监测进行信息反馈及预测预报,优化施组设计,指导现场施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和工程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3.在施工全过程中,通过对既有地表及建(构)筑物各项指标的监测,将结构变形严格控制在标准限值内,保证既有建筑物的安全。4.提供二次衬砌支护的合理时间,以便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5.验证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数,评价支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