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隧道变形监测方案2_图文

地大隧道变形监测方案2_图文

ID:42773995

大小:482.7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1

地大隧道变形监测方案2_图文_第1页
地大隧道变形监测方案2_图文_第2页
地大隧道变形监测方案2_图文_第3页
地大隧道变形监测方案2_图文_第4页
地大隧道变形监测方案2_图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大隧道变形监测方案2_图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变形监测设计方案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人:审核意见:时间:2046年10月1日设计人: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时间:目录一・工程概述2二.作业目的和意义2三.作业依据2四.监测内容2五.技术措施25」工作基准网的布设35.2变形监测点的布设45.3变形监测点的保护措施55.4意外情况的处理55.5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55.6数据处理与分析6(1)监测数据的检核6(2)数据处理6(3)数据分析与信息反馈85.7监测异常情况处理9六.质量管理96」质量目标96.2质量管理流程106.3质量保证措施10七.安全管理11八

2、.提交成果资料11&1施工过程资料118.2竣工资料12九.组织管理129.1仪器设备情况139.2人员及吋间安排13一.工程概述隧道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南望山下,连接地大西区与北区。隧道为直线型,全长333米,净空高4.5米,洞宽6米,进口里程DK297+290,出口里程DK301+055。从南向北,南望山的岩石分布依次是砂岩、粉砂岩,砾岩,硅质岩,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砾岩和硅质岩分布的交界而岀现断裂位移,由于南望山南北两侧的岩性不同,南侧是能干性差的砂质岩,北侧是能干性强的硅质岩,故隧道南出口呈圆形,北出口呈方形。此工程极大地方便了该

3、校师生来往南北校区,隧道为双向单车道,仅供学校车俩来往,主要通过行人和自行车。二.作业目的和意义地大隧道作为第一条校内修建的隧道连接地大西区与北区,承担着重要的交通作用,是学校师生过往西区北区的必经之路。武汉夏季降雨量较大,山体侵蚀作用大,对隧道围岩造成很大的压力,有些地方围岩出现漏水现象。由于其关系重大,为了防患于未然,需要通过对隧道各项指标的监测,将结构变形严格控制在标准限值内,保证隧道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学校师生的安全。从科学研究方便来说,积累监测分析资料,能更好地解释变形的机理,验证变形的假说,为研究灾害预报的理论和方法服务检验工程

4、设计的理论是否正确,设计是否合理,为以后修改设计,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如改善建筑的物理参数,地基强度参数,以及防止工程破坏事故,提高抗灾能力等。三.作业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2.《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1996;3.《公路隧道施工监测技术规范》4.《地大隧道变形监测设计方案》;四•监测内容净空收敛(测试精度:1mm工程四等)拱顶下沉(三角高程测量)五.技术措施5.1工作基准网的布设参考点米用独立坐标系,变形监测基准点是变形监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使用基本控制点进行控制测量,测出其他参考点,拟建

5、立6组(3个/组)变形监测平面基准点,共计18个,平面基准点采用深埋钢管水准基点标石,于隧道施工前进行埋设,如下图所示。基准点布设在隧道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监测、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并定期复测。当监测点变形测量成果岀现异常,或外界因素影响时,及时进行复测,并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规定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变形测量基准点的标石、标志埋设后,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监测。稳定期不少于15天。基准点的选择严格按下列规定实施:1.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避开交通干道主路、地下管线、仓库堆栈、水源地、河岸、松软填土、滑坡地段、机器振动区以及其他可能使

6、标石、标志易遭腐蚀和破坏的地方;2.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基准点是变形监测工作必不可少的测量标志,只有长期保存,才能保证变形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止确性。因此,除在选点时格外注意其地点的合理性外,尚需加以认真保护,如果遇到冇可能对基准点造成损坏或破坏的情况时,要具体研究基准点的保护方法。基准点按照下列施工工艺埋设:①备料,②处理拟埋点位置;③开挖躲避管线;④安置钻机钻孔或人工开挖;⑤钻孔或人工开挖达到预定深度后冲击夯实孔底;⑥提钻植入标志,填径料至孔口;⑦处理孔口并安装标志头;⑧砖砌阴井并加大小井盖保护基准点

7、标志;⑨施工后及时处理好周围的建筑垃圾;⑩绘制基准点位置图等。3、工作基点布设在隧道屮线上,大约每40ni设一个工作基点。隧道内共7个工作基点。600-800350360Ozt作O主筋012箍筋"基点底靴o1外管保护井oCM钻孔(内填表4平面控制网技术1000〜1500水平位移观测墩(单位:mm)土层点观测墩00Z〜00Lo钻孔底级别平均边长(m)角度屮误差(“)边长屮误羌(m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200±1.0±1.01:200000:级300±1.5±3.01:100000二级500±2.5±10.01:500005.2变形监测点

8、的布设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地表、地表建筑物、隧道的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项ri特点。隧道净空水平收敛监测点布设,在预设点的断而,沿隧道周边的拱顶、拱腰和边墙部位分别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