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蜀道难 同步练习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蜀道难 同步练习

ID:29784101

大小:58.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3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蜀道难 同步练习_第1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蜀道难 同步练习_第2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蜀道难 同步练习_第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蜀道难 同步练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蜀道难 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蜀道难同步练习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fú)       咙言(lóng)        巉岩(chán)        飞湍(tuān)B.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hú)C.崔嵬(wéi)      峥嵘(zhēng)       参(shēn)          万壑(hè)D.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趑趄(

2、zī jū)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B.峥嵘崔嵬                冲波递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D.磨牙吮血       

3、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3.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4.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_______入____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

4、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___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_______。A.秦            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B.蜀            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无赖C.秦            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D.蜀            秦           气贯长虹      

5、        忧伤与无赖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5~6题。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5.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6.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32分)(一)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7~10题。(14分)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7.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

7、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4分)8.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4分)9.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2分)10.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4分)(二)阅读下列文章(有较大删节)完成第11~14题。(18分)①在想象的奇异性的领域中,“无理而妙”的出奇联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联想,是由生活中此一表象联想到彼一表象的想象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想象是十分丰富的,表现形态也多种多样。属于反

8、常合道范畴的,就是这种无理而妙的奇想。②在西方的诗论中,虽然找不到诸如“无理而妙”的字眼,但却有类似的看法。例如莎士比亚就曾说过:“最真的诗就是最假的诗。”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泽也认为“逻辑不配裁判文艺。”在中国诗论史上,最早提出“无理而妙”的观点的,是清初的贺裳,他说:“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