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案

ID:29864607

大小:2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4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案_第1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案_第2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案_第3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案_第4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分数除法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1页第1个红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借助线段图,探索并掌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2.在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优越性,逐渐形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渗透方程的思想。3.通过数学探究,进一步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养成自我反思、检查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和掌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

2、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学难点: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我带来的是布艺兴趣小组做的蝴蝶结,你们看,多漂亮啊!展示情景图。2.提出问题:从这些美丽的蝴蝶结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第一布艺兴趣小组做了8个蝴蝶结。(2)第一布艺兴趣小组完成了本组计划的。追问: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第一小组计划做多少个蝴蝶结?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解决的方法。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寻找相关量:仔细审视数学信息和问题,你是怎么理解“完成了本组计划的”这一信息的?引导理解为“已做的占(相当于、是)计划的”。追问:在这个问题中,是哪两个量相比较?以哪一个量为标准?谁是单位“1”?学生阅读题目,解读信息,独立寻找相关的量。汇报交流:哪一个同学愿意将你找到的相关量告诉给的大家?引导找到相关量。预设:第一布艺兴趣小组做的个数与他们计划做的个数相比较。其中以第一布艺兴趣小组计划做的个数为标准量,第一小组计划做的个数是单位“1”。【设计意图】相关量的确定可以利于寻找数量关系,弄清楚哪两个量比较,

4、以哪一个量为单位“1”,利于问题的分析和理解。2.表示数量关系:你能借助线段图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学生独立画线段图,教师巡视。展示同学画的线段图,引导并强调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课件出示线段图。3.写出等量关系:你能根据线段图将这一问题转化为“谁占(是)谁的几分之几”吗?并写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吗?引导得出:已做的个数占(是)计划做的个数的。引导得出等量关系:(板书)计划做的个数×=已做的个数。【设计意图】将问题转化为“谁占(是)谁的几分之几”,能够加深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更易于建立等量关系。4.确定已知、未知:在这个等量关系中,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量是未知

5、的?5.列式求解:你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式解决“第一小组计划做多少个蝴蝶结”吗?学生独立列式。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列式求解的过程,鼓励列方程求解。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汇报交流:哪一个同学愿意将你们小组列式解决的过程展示给大家?并说出列式的理由。预设:(1)我们根据等量关系:计划做的个数×=已做的个数,可以知道计划做的个数是未知的,已做的个数是8个,所以可以得到:计划做的个数=已做的个数÷。8÷=8×=20(个)答:第一布艺小组计划做20个。(2)我们根据等量关系:计划做的个数×=已做的个数,将未知的单位“1”——“计划做的个数”设为x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6、解:设第一小组计划做x个蝴蝶结。×=8×÷=8÷=8×=20答:第一布艺兴趣小组计划做20个蝴蝶结。2.提出质疑:(结合汇报)只在方程的一边除以,如×÷=8或者×=8÷,可以吗?引导学生认识解方程的依据,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乘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写出求解过程,解出方程。课件出示解方程的过程。3.质疑:在解方程的时候,怎样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回顾方程检验的过程,进行检验。4.小结:这是一个“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也就是求标准量单位“1”的问题。通过我们刚才的探究知道,根据等量关系可以用方程或除法来解决。板书:已知

7、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设计意图】明确问题类型,捋顺解决思路,可以有助于同一类型问题的解决,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5.方法比较:仔细思考以上两种方法你看哪一种更方便呢?引导得出结论:列方程解答比较简单。引导总结:用算术法解答这些实际问题,步骤虽然简单,但是需要逆向思考,即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角度去理解数量关系。用列方程法求解,只要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利用数量关系式顺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很方便。【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适当的引导,认识方程的优越性,渗透方程思想。6.反馈练习:某小学三月份用水18吨,相当于计划用水量

8、的。三月份计划用水多少吨?【设计意图】及时加深对于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