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趣中识字培养能力

小学语文论文:趣中识字培养能力

ID:30022404

大小:76.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6

小学语文论文:趣中识字培养能力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趣中识字培养能力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趣中识字培养能力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趣中识字培养能力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趣中识字培养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趣中识字培养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趣中识字培养能力 摘要: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首先,从情感上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之美并运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其次,要转变识字方式,在合作与探究之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识用结合,在生活中识字,做到课内外、校内外相互沟通,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关键词:识字激趣自主合作探究识字对于儿童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低年级识字教

2、学显得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识字基础要扎实。不仅把识字作为1~2年级的一个教学重点,而且明确提出识字“质”和“量”的要求。在“量”的方面,提出“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在“质”的方面,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识字教学中,我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

3、激发识字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这样的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生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因此,我们要注意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多种灵活新颖的形式,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情趣。1、感受汉字之美,激发识字兴趣(1)词串识字,感受语言之美6苏教版教材中专门的识字课文的形式之一是词串识字。所谓词串,是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表现某个场面或意境。虽然出现的是一个个独立的

4、词语,表达的却是一幕幕形象生动的画卷:山村美景,生活场景,游园畅景,海滩晚景,都市丽景……教师通过情境导语、音乐、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们去踏青游春,感受自然美;去都市游玩,体会都市的繁华;去大自然中探索,寻找大自然的秘密;去大海踏浪,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学生会在美丽的郊外找到“归来的燕子”,在公园里“开火车钻山洞”,在沙滩捡五色的贝壳……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了词语的内涵、韵文的特点,同时进行了自动化识别汉字的训练,受到了美的熏陶,心灵与词语的韵味在交融,学习情趣在流淌,审美能力获得了拓展。(1)归类识字,

5、感受字形之美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是祖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中提出: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主动发现汉字字形的美,让学生体会到“汉字有形有音还有一定的意义,是音形义的综合体”。如:教学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一年级上册《识字4》,在学会“虫”字后,我让学生找出带“虫”的字,如“蝴蝶、蟋蟀、螳螂、蚂蚁、蜻蜓”,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些都是昆虫。如学习《识字5》,学生在感受了大海的美丽富饶后,会找一些三点水的字来自主认识,如“沙滩、海浪、港湾”等。学生在自主寻

6、找汉字规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字形的美,对学习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想象识字,感受人性之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工具性”,也不要把“人文教育”失落。如对词串的教学,我们不但要注意把一个个词连成串,而且要通过诵读将“串”与“串”整合到一起,让学生在整合的过程中对词串的内部结构、关系有所领悟。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你在每一行词语中看到了什么?”“你在整篇韵文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将初浅的形象体验、抽象的语言文字内化为具体可感的“活”的形象,在头脑中建构

7、、存贮起日后解决问题时能迅速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的模块。2、运用多种形式识字,激发识字兴趣(1)象形激趣,变中识字6中国的汉字有一部分为象形字,是来源于对生活中实物形状的摹仿。在教学这类象形字时,我逐步地渗透一点汉字的规律,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如一年级下册《识字3》,是通过有关“舟、竹、石、泉、川、燕”等字的“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来让学生识字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字形的演变看看、说说、画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绝大部

8、分的象形字、指事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进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我国悠久的文化产生强烈的情感。(2)儿歌激趣,乐中识字儿歌生动有趣,琅琅上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学生一般都爱读儿歌。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记忆。如教学“碧”,可编成“王先生,白先生,同坐一石头上”;如“春”,编成“春天天气暖洋洋,三人出来晒太阳”;如“尖”,编成“上小下大尖尖尖”……生字如此一编,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