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

ID:30063851

大小:76.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6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_第1页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_第2页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_第3页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_第4页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论文: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合理利用“留白”探究科学奥秘徐江小学朱晓兵【内容摘要】在我们的科学教材中,留白之处可谓每个单元中的每一个主题总可以看到,这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研究……留白在无声无息之间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同时也给我们科学教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利用科学教材中的“留白”艺术,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科学教学,谈一点看法。【关键词】科学教材留白“留白”本是中国绘画的一个用语,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那么什么叫“留白”呢?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的山水

2、画——《寒江独钓图》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意境: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个渔翁独自在船上垂钓。湖面泛起几处粼粼的微波。表面上看,《寒江独钓图》有大量的空白,而实际上却并非空白,而是“虚”中有“实”,景物虽少,给人的感受却很丰富。正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是中国山水画留白艺术的一大创造。简言之,就是说画面不能画的太满,要留有空白。对于绘画的留白,“留得其所,便生气韵,便使画面上流动着生命,便使观者得以在那白而不空的‘间’徜徉。”同样,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在“留白”这一点上,笔者认为两者是具有共通性的。我们新科教版的科学教材,也如山水画一样,匿藏着许许多多的

3、“空白”,有着许许多多意犹未尽的缺口,在似乎“虚无”的空白中,渗透着极丰富的“实”与“有”。上科学课“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结论”,其实这是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即所谓的“留白教育”,给学生留有思维、想象、应对、创新的余地。这种课堂教学策略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熟练驾驽之上的。所以说,留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一、品味教材留白,发挥留白效能。浏览新科教版科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的呈现形式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没有了纷繁复杂的长篇大论,取而代之的是一组组图片和用作提醒语的“片言只语”,且在图例之后都会出现“……”、“?”6或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

4、画的内容。就是这小小的省略号、问号和留白给师生创设了无限遐想和创造的空间,留白给了我们一方空间、一份权利,我们可以去体验、去创造!当教材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载体时,我们的科学教学就更灵动、更精彩了!那么,该如何去理解教材中的留白?如何更好地利用留白创设更好的效应呢?(一)、理解教材,解读留白当前,科学教材中留白的种类很多,有计划的发展性留白;还有对观察结果的留白;有的是侧重于操作性留白;还有的是旨在激活想象、引发思考的省略性留白……这些留白需要教师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搞清楚留出空间的目的是什么,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例如,三年级上册《给身边的材料分类》一

5、课中有一些空白,是让学生提自己想研究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研究,并把自己研究结果写下来。但是,研究的结果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身边的材料进行分类,让学生认识每种材料的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怎样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的环境保护意识。其实对身边的材料分类并非是教者真正的意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去体会这样的一个过程,即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很自然地理解科学的真正内涵,“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教材中的“留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展示了新教材的新面孔,蕴藏了编者的独具匠心:它们有的是为了

6、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有的则是提供一些信息;而有的又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起解决问题的愿望……教师要将这些新教材的优势转化为成功的胜势,把新教材中的“亮点”转化为烛照学生心灵的阳光,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留白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力求在个性化的体验中领悟到蕴涵其中的价值。(二)、开发教材,填补留白“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是虚中求实。作为一名新课程下的教师,就要开发教材的留白空间,引导学生填补和阐析,并进行落实和训练,以真正实现对教材富有创意的开发。三年级下册《蚕的生长变化》一课中的留白,是让学生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还可以采

7、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借助此处留白,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程序:6(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小蚕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观察学习打下基础。(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写在纸片上。(3)先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听自己描述的变化全面不全面,能不能根据描述的特征说明蚕的变化特点,请同学帮助完善自己的卡片,在卡片上作一次修改。(4)推选几名游戏的主持人,轮流主持游戏:说说蚕发生了哪些变化。(5)让学生画一画蚕还会长成什么样。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