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概况》word版

《中国农业概况》word版

ID:30065318

大小:72.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6

《中国农业概况》word版_第1页
《中国农业概况》word版_第2页
《中国农业概况》word版_第3页
《中国农业概况》word版_第4页
《中国农业概况》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概况》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业: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关键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必须的选择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走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是1949年新中国政府成立后就做出的选择。中国是农业大国,在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道路上,农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1978年,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十几亿中国人从此摆脱了饥饿,摆脱了物质匮乏的阴影,一些农业产品的产量还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是,中国的农业还不是现代化的农业。农业从业人口多;许多地区农业基础还很薄弱,依旧靠天吃饭;粮食问题依然是农业解决的重点,以及乡镇企业发展的难题;农村城镇化道路的缓慢;农村教育的问题等等诸多原因,影响着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

2、,成为中国步入发达国家的关键。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先生提出,要到21世纪中叶的时候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20多年后的今天,当中国人审视发达程度的时候,却发现农业已经成了影响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关键。中国的农业应该是世界的奇迹,养活了13亿的人口,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坚实的保障作用。特别是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使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肉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列世界第一位。中国农产品由极度短缺变为基本供给平衡,部分品种有余。但今天农村却不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农业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3、的发展阶段。在中国,70%左右的人口仍然要依靠这个传统的农业产业提供生存保障,近50%的社会劳动人口仍然只能从农业中得到就业机会。农业生产产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在15%左右。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在国家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是中国政府一直在坚持的农业发展方向。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状况中国国家统计局2004年做了一份题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与实证分析》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尚未完成1/3,指数最低的省份,才走了不到1/5的路程,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异显著,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中

4、国农业的发展,无论在速度上、规模上、还是在效益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经营以种植业为主,工、林、牧、副、渔、贸等产业比重小,就种植业来看,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多致力于粮食、棉花、蔬菜的种植上,缺少其他高价值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中国农户约2亿个,除数量有限的国有农场和极少数农村实行规模经营外,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难以形成带动农业的规模经济。由于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面积太小,诸如大功率耕耘机械、联合收割机等农业生产设备失去了应用条件,发达国家中早已出现的现代生产系统难以建立。农业技术投入不够,推广

5、不力,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大部分是粗放型经营,科技含量低,精加工和深加工的农产品数量少,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小,缺乏竞争力。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绝大部分农业地区还滞留在肩挑背扛、犁耕镰收的原始生产形式里,生产效率极为低下。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灌溉、排涝、防风、防沙、植保等设施有些年久失修,有些缺乏配套设施,因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在中国农村,土壤分析、多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农用土壤有机质的提高、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不仅难以进行,甚至不为大多数农民所知;水土保持、低能耗高效率灌溉、抗御旱涝灾害、农作物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很难得到应用。农业人口多,且劳动力素质较差。目前中国从事农业生

6、产的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不足1%,文盲和半文盲占20%左右,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员占80%。在中国,每个农村劳动力土地经营规模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个劳力只能养活3-4人,而荷兰则可养活112人,丹麦可养活160人,美国养活75人,德国养活67人,以色列可养活90人。主要原因中国国家统计局所做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与实证分析》认为,造成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数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农业生产手段和农业产出能力低下。“中国农业生产手段和农业生产能力低下,又是因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所制,而制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

7、研究所研究员朱峰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认为,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只有因劳动力转向非农业而使得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足时,才能推进农业机械化。由于中国非农产业不够发达,以及城乡分割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很慢。而农民收入水平又很低,增长缓慢,大多数农民还不具备购买农机的能力,同时农民文化水平低等,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这样的教育素质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但这些似乎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的许世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