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doc

简论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doc

ID:30101264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6

简论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doc_第1页
简论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doc_第2页
简论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doc_第3页
简论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doc_第4页
简论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论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  摘要:通过论述科尔斯戈德的规范性概念,简要阐明了她所说的关于一个道德理论或学说要想成功地回答规范性的问题,就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一书,简单介绍了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进一步又简要论述了几个对斯洛特情感主义的反驳,包括彼得・辛格的反驳,义务论的反驳和休谟式的“事实不等于价值”的反驳,最后得出了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很好地回答了规范性问题。  关键词:移情;二阶移情;道德判断;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04-0070-02  道德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2、它指导着我们的其他生活。研究道德生活的理论就是道德理论,也可以叫作伦理学。道德理论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指导人们去做正确的事情,它给我们提供一套道德标准,从而去引导和调节我们的行为。由于道德标准不仅仅是描述性的,它还向我们提出了要求,它们能够“命令我们、强迫我们,或建议我们、引导我们”。这就彰显了伦理标准的规范性特征。科尔斯戈德认为,伦理学的规范性概念比如正义、德性等,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做些什么,最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伦理概念为我们立法,它们对我们是有权威的,这就是伦理标准规范性要求的力量。  就道德理论而言,历史上甚至迄今一直都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伦理学思想,情感主义伦理

3、学和理性主义伦理学。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会先论述一下情感主义在当代的代表――迈克尔・斯洛特的思想,并简要论述一下各种对他的道德情感主义的反驳,最后在此基础上,考察一下斯洛特的学说是否能够回答科尔斯戈德所提出的规范性问题。由于笔者认为,理性主义的一系列反驳都与规范性这个概念相关,因此将首先介绍规范性这个概念。  关于伦理学中的规范性这个概念,论述的比较多也比较充分的就是科尔斯戈德,在她的《规范性的来源》一书中得到了详细阐述。她虽然没有给出规范性这个概念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她提出了对规范性问题进行成功回答的条件。那就是,“首先,这个答案必须在实际上成功地瞄准了处在这个立场的行为者……

4、第二个条件由第一个引申而来。因为提出和回答这些规范性问题的都是我们自己,一个合格的规范性理论必须满足有时称之为‘透明性’的条件……最后……规范性问题的答案必定以某种深刻的方式诉诸……我们的同一性的意识。”[1]17-18  在这里笔者觉得有必要说明的是为什么科尔斯戈德要说明站在第一人称也就是行为者的立场上,以及什么是“透明性”的条件。笔者认为强调第一人称首先是想要排除一个理论仅仅从旁观者的主观角度,其次就是可以排除第二人称立场的可能,因为我们要认定的是一个诚恳又讲道理的行为者,而第一人称就可以满足,因为我们必定会对自己诚实。而所谓的透明性指的就是,既要满足解释的完备性,也要满足辩

5、护的完备性。就是说这样的对规范性问题的回答不仅仅能够解释道德行为,还要能够给出正当的理由来应对“我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问题。那么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能否回答这个问题呢?他的回答能够成功吗?将在下面讨论。首先介绍一下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  一、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  在斯洛特的伦理学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移情,或者叫作共情,他认为就像因果这个概念是自然界的黏合剂一样,“移情”是人们道德宇宙的黏合剂,他企图通过移情以及移情机制解释一切道德现象。将在下文介绍移情如何在道德态度――道德赞同和不赞同中发生作用的机制,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移情在道德判断形成中的作用。  斯洛特认为移情与同

6、情不同,同情是旁观者对处于困境当中的某个人所产生的感受,比如怜悯、难过,并且希望这个人过得好;而移情是一种感同身受,就是当某个人痛苦悲伤时,另一个也感受到了这种痛苦和悲伤,他人的痛苦像疾病一样传染到另一个人身上,同理他人的快乐也可以传染到另一个人身上。当然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同情也必须先要经过移情的过程,因为没有感受到他人身上的痛苦,显然是不会怜悯他人。但是移情就不必然会带来同情,比如战场上敌对的双方,其中一方的士兵看到对方一名战士胸口中枪了,此时他的心中可能也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但是正因此他可能不会去怜悯或者希望对方好,反而是拍手称快。总之一句话,同情必然预设了移情,而移情�s不

7、必然导致同情。  移情是一种不自主的状态,它不能被取消,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东西。斯洛特认为不自主的移情是其对其他移情的基础,比如对于想象或者虚拟状态的移情,移情是一种非理性的情感反应,所以也是属于人类的情感能力的。移情虽然是我们天生就具有的一种情感能力,但是他仍然也需要后天的培养最终才能达到成熟的移情阶段。  而且在斯洛特看来,移情要受到时间、空间和因果等关系的制约,表现出程度上的差别。他认为通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对亲眼所见的痛苦产生的移情反应比只是听说他人的痛苦更加强烈,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