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遇见东方——斯洛特、蒙培元情感价值体系比较.pdf

西方遇见东方——斯洛特、蒙培元情感价值体系比较.pdf

ID:56182919

大小:526.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5

西方遇见东方——斯洛特、蒙培元情感价值体系比较.pdf_第1页
西方遇见东方——斯洛特、蒙培元情感价值体系比较.pdf_第2页
西方遇见东方——斯洛特、蒙培元情感价值体系比较.pdf_第3页
西方遇见东方——斯洛特、蒙培元情感价值体系比较.pdf_第4页
西方遇见东方——斯洛特、蒙培元情感价值体系比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遇见东方——斯洛特、蒙培元情感价值体系比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李高阳:西方遇见东方西方遇见东方斯洛特、蒙培元情感价值体系比较李高阳摘要:在当代哲学中,中西哲学均有某种“情感的转向”。其最新进展,斯洛特是西方哲学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而蒙培元则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代表。第一,他们分别从西方内部和东方外部反思西方(启蒙)理性主义哲学那种割裂情感与理性的传统,共同主张情感与理性的统一。第二,他们都站在情感价值观立场上,分别采取重新阐释哲学、构建情感价值体系的方法:斯洛特基于生活本身有价值假定,以“容生心”超越、融合、平衡启蒙理性价值;蒙培元则回归中国哲学

2、“生生之道、生生之理一良心”的形而上传统。其中,“容生心”和“良心”作为最基本的价值“相遇”,双方价值体系可相互借鉴。第三,他们将这种情感主义价值理性体系应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和自然环境领域形成了各自新的情感型正义观和生态观。关键词:反思启蒙理性;浮士德;情感价值;容生心;良心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4)05-0124-07作者简介:李高阳,浙江大学哲学系与迈阿密大学哲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生(浙江杭州310058)中西方的交流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观的交流,经过19世纪的起步和20

3、世纪的发展,2卜世纪中西方价值观的交流已经相对成熟。作为罗尔斯(JohnRawls)和冯友兰各自的学生,当今世界著名的哲学家斯洛特(MichaelSlote)和蒙培元分别是中西方哲学“情感的转向”在西方和中国的重要代表。笔者发现,他们近年来在对隋感哲学关键问题的阐释上达成了共识。这种共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二者都集中探讨f青感与理l生的关系,斯洛特自认为最得意的新著以《从启蒙理性到容生心》①为收稿日期:2013—12—10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CSC)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06320008)的阶段性成

4、果。①MichaelSlote,FromEnlightenmenttoReceptivity:RethinkingOurValues,NewYork,Ox~rdUniversityPress,2013.关于Receptivity的翻译,彭国翔主张译为“容纳”,日本学者SeisukeHayakawa主张译成“受容”或“容受”,均包含不认同意义上的“容忍”接受和认同意义上主动的“容纳”接受这样两种含义,“容受”总体上较为被动,“容纳”较为主动。这两个翻译都比较全面地表达了斯洛特的意思,但从更深层来讲,笔者认为应译

5、成“容生”或容生心。理由如下:1.体现了作为empathy,caring,emotion,feeling的哲学基石的更强的“哲学性”;2.斯洛特主要是针对西方浮士德式activity,control,dominate,lifeplan即个人“宰制”世界或人生的价值观提出的receptivity或receptiveness,“容生”则体现了对世界(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和人生(自己的过去和将来)的自发性、自主性的尊重和接纳;3.receptivity和accept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斯洛特说,“⋯todeepl

6、yacceptwhatlifeactuallyhastooffercanthen,inturn,becharacterizedasawayofhavingareceptiveattitude⋯”(P.234),这说明receptivity比accept更为深层,或者说是处于最深层“deepestvalues”,因此不能把二者放在同一个层面;4.receptivity包括对“Lifeitself”即“生活本身”的接纳,而且包括对自身即斯洛特强调的作为德性的个人自身autonomy或beingautonomous

7、的接纳,“生活本身”当然也包括自己,然而,“容纳”重在面向外界,缺乏对自身的关照;5.容生的“生”可以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层价值观“生生之道”、“生生之理”、“仁”、“良心”沟通,也可以与“生活儒学”相关联。l24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李高阳:西方遇见东方题,而作为“近几年关于儒学研究的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成果”(余敦康语)的蒙培元的著作也以《情感与理性》为书名。两本书的主题都是谈情感与理性一体化的关系,虽然二人所谈情感的内涵未必尽同。其次,他们都主张把情感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并对整个哲学、伦理学进行观照、

8、审视,批判西方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进而站在情感立场讨论价值,提出各自的情感价值观和情感主义价值理性体系。尽管他们依赖的哲学资源和所走的路径不尽相同,但他们的情感价值体系仍可相互借鉴。最后,他们都把自己的情感价值观运用到社会政治和自然环境领域,讨论自己的情感正义观和情感哲学生态观。一、对西方启蒙理性价值体系的共同批判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在13、l4世纪的欧洲悄然兴起,并于15世纪达到高潮。人的价值觉醒的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