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现场管理计划

车间现场管理计划

ID:30471803

大小:29.6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30

车间现场管理计划_第1页
车间现场管理计划_第2页
车间现场管理计划_第3页
车间现场管理计划_第4页
车间现场管理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间现场管理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车间现场管理计划  生产现场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使公司更严格地按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减少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的发生,实现公司效益、员工利益最大化,特制定本规定。  二、总则  1、公司实行不定期生产现场巡查制;  2、除公司领导进行检查外,公司授权质量保证人员进行日常生产现场检查;  3、现场质量保证人员每日巡查不少于二次,将每天的巡查情况登记台帐,并向相关领导汇报;  4、在月底结束后,由现场QA负责统计罚单,并将结果报公司总经办。  

2、三、现场QA人选  由质量技术部人员负责生产现场QA工作。  四、奖罚办法  1、现场QA依据出现的不符合项条款扣罚,并通知相关责任人部门主管,取得责任人部门主管认可签章;同月内第二次出现的次数加倍处罚;年度内出现扣罚条款项扣罚额50元两次以上,该员工单独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并转为试用期;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2、出现扣罚条款项扣罚额10元五

3、次以上,该员工单独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并转为试用期;  3、不管是违反扣罚条款项哪一条,如果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致使该批产品报废或返工等,按照有关条款另行处罚;  4、出现安全事故,伤及人身,情节严重者,负相关法律责任;  5、日常巡查出现的条款如未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该责任即落实到该区域的部门负责人;  6、所有扣罚的资金作为年底评优树先的基金。  五、现场检查人员的要求  1、在日常的检查中,不得走过场,必须客观,实事求是、平等、公开,不得厚此薄彼。公司领导或监控系统不定期检查,出现漏项、作弊等现象,公司将加倍对现场检查人员进行处罚。  2、认真学习公司

4、相关的管理程序,做到自己熟悉各管理程序的要求,工作讲方法并且细致认真,耐心的用各种管理程序说服人,工作态度严禁粗暴;  3、对现场出现的违反本规定条款现象,及时对责任人指出,使其尽快整改,在  班内之后的巡查中,责任人仍未按要求整改的,对其依据管理规定进行处理。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六、生产现场员工要求  1、为了公司顺利贯彻和执行公司制

5、度,使公司质量管理呈现持续的、有效的、有序的、良好的发展状态,必须经常学习各种管理程序,并且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2、在实际工作中,在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方面要服从QA和车间负责人,严禁蛮干。对于不适合实际操作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及时用书面的方式反映给该部门管理人员,以便相关部门沟通修订,使之完善;  3、如果由于现场QA的工作方法和业务水平的有限,对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方面有误导倾向,员工可以及时向现场QA的主管上级投诉,主管上级客观调查后给予处理结果回复。七、管理制度  1、定置管理  ⑴安置摆放、工件按区域按类放置,合理使用工位器具。  ⑵

6、及时运转、勤检查、勤转序、勤清理、标志变化,应立即转序,不拖不积,稳吊轻放,保证产品外观完好。  ⑶做到单物相符,工序小票,传递记录与工件数量相符,手续齐全。⑷加强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  ⑸安全通道内不得摆放任何物品,不得阻碍。  ⑹消防器材定置摆放,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保持清洁卫生,周围不得有障碍物。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

7、划  2、工艺管理  ⑴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  ⑵对新工人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培训并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作,生产质量技术部不定期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⑶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工艺生产,对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⑷对原材料、半成品进入车间后要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上步接收手续方可投产,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⑸严格执行标准、工艺配方,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经试验鉴定,报请生产、质量、技术部审批后方可用于生产。  ⑹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

8、纳入有关技术、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  ⑺新制作的工装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判定无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