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ID:30541455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_第1页
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_第2页
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_第3页
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_第4页
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摘要】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创造力量,心理健康则是这种力量得到最大发挥的重要因素。但近些年,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很多忽视。因此,在教师的工作中,应该更多的去关怀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关键词】性格类型背景资料需求师生关系对话方式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88-01  一、了解学生  (一)掌握学生性格的划分和定型  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采取不同的途径,打开学生内心世界的大门。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荣格的

2、性格分析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人的性格分成“内倾型”和“外倾型”,并对性格的“一般态度类型”和“机能类型”加以论述。个人的心理活动有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荣格据此又将人的性格分成八种。分别是:  1.外向思维型:这类学生喜欢把决定赋予某种法则,并借助这种法则,衡量善恶,决定美丑。在他们看来,与此程式相符就是对,相悖便是错。虽然他们能冷静的思考问题,但极易成为教条主义者,情感受压抑。5  2.外向情感型:这类学生多为女生。他们总会去寻求一种“恰当”与“得体”,来顺应周围的评价,做到与传统价值标准一致。他们认为的美与丑并不是出自主观情感,而是多数人认为如此。这类学

3、生乐于交际,但容易感情用事,仅凭主观判断来衡量事物的价值,思维受压抑。  3.外向感觉型:这种类型以男生为主。他们是天生的乐天派,追求快乐,善于交际,喜好可触及的现实,不断追求新的感觉体验,但很少利用已获得的经验,遇事不经过考虑,容易随波逐流。  4.外向直觉型:这种类型女生较多,总是喜欢发现并追求各种可能性,只要存在一种可能性,他们就会寄托全部努力。他们对新的对象和情境充满热情,但一旦对象被探知,不再有发展前景时,他们就会果断放弃。他们做事,仅凭预感,极易改变主意,产生悲观失望,感觉受压抑。  5.内向思维型:这类学生关心新观点。他们总是强迫事实变成他们所想象意向的形状。他们不

4、愿意屈尊去赢得他人的赞赏,常常显得执着、任性。在外人看来,他们有点盛气凌人,难以接近。他们侧重于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思想观念感兴趣,喜欢独处,但社会适应性较差,情感受压抑。  6.内向情感型:这类学生常常给人一种感伤主义的印象,在女生中突出。他们沉默寡言,气质忧郁,举止谐和,不惹人注意,不想以任何方式去改变或影响周围的人。他们文静,有头脑,但很敏感,感情冷淡,思维受压抑。5  7.内向感觉型:他们常常持一种温和态度,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远离客观现实,对于他们来说外部世界索然无味,除了艺术,他们找不到别的方式表现自己。外人看来,他们沉静又随和,但感情贫乏,直觉受压抑。  8.内

5、向直觉型。他们喜欢在不同的意向中建立一种可能的联结。他们具有清晰的预见性,对感觉印象很依赖,观点新颖且稀奇古怪,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爱幻想。  根据荣格的理论,纯粹的内倾型和外倾型的人是没有的。这种划分,只表示在特定场合,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出的某种占优势的态度。  (二)掌握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资料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或好或坏。长久之下,就会对学生的性格、行为方式、学习方式产生影响。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了解班级里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学习的环境,并对其不同成长阶段进行评价,然后将这些信息整理归档,成为每个学生的私密档案,以便今后的沟通。这些信息的获得,可

6、以通过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间接的了解,比如学生间的议论或者对学生的观察和走访。  二、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人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基本需求理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按次序逐渐递升,具体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要了解不同的学生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要实现学生在学校获得不同需求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免遭伤害、获得友谊、树立自信、获得尊重。5  众所周知,一个学生只有在安全、安心的环境下,才能放下负担去学习、去沟通,如果连基本的需求都无法获得,那么学生必然会产生防御心理,戒备免受侵害,更不

7、要说走进学生心里,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世界。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国自古有着尊师重道、师尊生卑的传统,数千年来,师生关系更加演变成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不可置疑的局面。而现代社会,师生互相尊重、人格平等则成为伦理关系的基础。近些年来,经过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我国提出了要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创共乐”的新理念。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学者”形象,以学识和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在生活中,应树立“长者”形象,做学生的朋友,做值得信赖的人,遇事学会从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