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

ID:30546615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_第1页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_第2页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_第3页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_第4页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  摘要:通过对内容丰富的安徽民俗文化翻译活动的研究,结合文化翻译观的理论知识来探讨翻译策略的使用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若干难题,进而了解安徽民俗文化翻译现状的优劣及民俗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以便更好地传播地区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民俗翻译;安徽民俗  一、民俗与文化翻译  翻译除了是源语言文字向目的语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包含了意象传递、交谈和融合等活动。吕亚娟在《浅谈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一文中提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翻译是跨文化的传播。文化翻译观

2、则是试图研究和探索这三者之间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规律。70年代初,随着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文化研究逐渐步入翻译理论研究领域。80年代初“文化翻译”这一概念被正式引入我国。尤其是尤金?奈达对于翻译,与文化关系论述的理论在我国翻译界的时兴,以及王佐良先生积极倡议把翻译研究与文体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学学派”一度成形。20世纪90年代初,勒菲佛尔和苏珊?巴斯奈特在合编的论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HistoryandCulture)中也指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最新发展趋势延伸并

3、认为翻译研究已经走出形式主义的框框,应考虑向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延伸。5  二、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民俗具有文化所具有的共性,即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美国民俗学家查理?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正因为民俗和文化的共性,研究民俗翻译要置于文化翻译学范畴内;而民俗的特性又要求我们用独特的视角和翻译策略来解决民俗文化翻译问题。  1.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从地理上看,它位于长江下游,深居华东腹地。东近吴越,西接荆楚,北邻齐鲁,春秋时称为“吴头楚尾”。这里自古是南北文化汇集碰撞之地

4、。文明悠久的安徽人杰地灵,历史上有许多重大影响的思想、学派诞生在这里,使安徽成为中华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于安徽地形复杂,受风土的影响,民俗习惯南北迥异;区域文化,特色鲜明。安徽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别是独树一帜、充满地方特色的黄梅戏、花鼓灯、徽剧和傩戏等,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在信息大爆炸的今日,安徽民俗文化要走向世界,多语种的翻译活动必不可少。为符合安徽民俗翻译的诸多特点,安徽民俗翻译自然也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2.安徽民俗文化翻译策略,以直接音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出现在较多的地名、人名及约定俗称的

5、民俗表达的翻译中。这一部分的民俗相关文化表达较为简短,口语化和本地化,不乏一些方言掺杂其中。译者通常为了贴近当地民情采取直接音译的方式固然合情合理,但是这种坦率且不加注释的直译却给译出语读者增加了不少理解困难。而有些民俗术语包涵多种文化暗指,并不源自音韵的模拟,这部分民俗术语的翻译就需要谨慎处理。例如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剧戏班之一的“春台班”,译者译成5“ChuntaiTroupe”。春台,是一个典故名,典出《老子?道经?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指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因此,在翻译这类名词时适当地加入注解或许更有助于译出

6、语读者了解安徽的民俗文化。  3.安徽地区有其独特的发展史、生态环境,由此产生的负载着相关文化的词汇、成语、典故也大相径庭。尤其是实写与虚写相互掺杂,句式参差错落,大量的修辞手法融汇其中,译者往往无从下手。比如安徽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叫做傩戏,流行于安徽贵池和九华山方圆百公里的地区,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的请神送祖的祭祀活动。演出前后有隆重的“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朝庙”等傩事活动。在旅游英语中,傩事活动的过程被译成“Theritualprocedureincludesinviting,welcoming,andthanking

7、spirits.Followingthesolemnritual,Nuodramaisperformedtoentertainthespirits.”显然,“inviting,welcoming,andthankingspirits”与原文“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相比在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上出入较大,而对于文化意义的传递又存在变差。傩戏以祭祀祖先的目的为主,“神”则应被理解为“forefathers”而非“spirits”。  三、民俗文化翻译不能脱离其特定的语言环境5  许多译者为了避免民俗文化因素被忽略和篡改常常采取归化的翻译策

8、略。译者在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不容忽视,在仔细调研反复琢磨后的译法,即便难以面面俱到,但是也会得到认可。而囫囵吞枣的翻译态度则会带来误解。例如,戏钟馗是盛行于安徽徽州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