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

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

ID:30547765

大小:11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31

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根据主体间性、媒体问性和文化间性,指出数字化英语写作教学需要遵循的交互性、多模态化、生态化等原则;进而提出数字化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模型MAP(MultimodalApplePIE,或称“多模态苹果派”),并分析讨论了MAP模型应用中应予重视的三个问题:首先,强化主体互动,追求有效教学;其次,加强MAP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多模态教学;最后,整合“三多”(多媒体、多模态、多元识读),推动社团实践,创新英语写作学习文化。  【关键词】数字化写作教学;多模态;多元识读能力;间性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2、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076-04  一间性理论概述  20世纪以来,间性(intersexuality)理论逐步应用于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成为一种新的理论共识,主要指一般意义上的关系或联系,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0的研究视角。间性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共在性、平等性和主体间对话沟通、作用融合及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成为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交汇点,并逐步衍生出一系列间性理论视角,如:媒体间性、文化间性等。媒体间性(intermediality)也称媒体相互

3、性,指的是现代媒体的相互关联,即媒体之间从信息内容到技术形式基于社会间性的综合、整合、转换与演变。媒体都兼具个性与共性,媒体间性就是媒体以共性为基础的差异性之间的桥梁。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也叫跨文化性,体现了从属于不同文化的主体之间及其生成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表现出文化的协同共存、交流互动和意义生成等特征。间性理论研究视角极大地拓展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空间和研究维度。  二间性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原则  问性理论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师生更新教与学的观念,有助于改进英语教学模式,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与学的文化。  1基于主体间性的交互性教学原则 

4、 主体间性理论的实质是主体交互性,强调主体间的主观性和能动性以及文化深层交流中体现出来的人性(如:和谐、平等和互相尊重)。师生之间主体上的动态交互关系,在教学组织、方式和手段上主要通过交际教学法来实现。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主体间关系的平等、自由、相互理解、默契合作为出发点,通过平等性和指导性共融、共识性与创新性共融、差异性与共通性共融、交互性与发展性共融等机制,构建动态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意识和思维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不断探索和适应教师的多元化角色;其次要求教师根据互动教学原则,改革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5、。  2基于媒体间性的多模态教学原则10  探讨媒体间性,有利于课堂教学媒体、模式和模态形式的创新。媒体间性通常有三层含义:一指不同媒体的综合与配合;二指同时运用几种感觉模态的交流;三指具有构件属性的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多媒体、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超文本性(hypertextuality)等都是媒体间性的重要体现,它们改变着人类关于识读能力的界定和标准,因而也改变着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  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学生可以选择在学校网络自主学习中心的多媒体机房、语音教室、校园局域网、网吧、手机、iPad等多媒体条件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了立体化、

6、数字化学习环境。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多媒体、多模态的英语教学与研究。  3基于间性整合的教育生态学原则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文化多元化、语言多样性背景下,通过对主体间性、媒体间性、文化间性等理论的整合,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必须站在教育生态学的高度,充分发挥师生主体能动性,加强多媒体、多模态的协同,培育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优化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  主体间性视角下,师生主体的定位至关重要。共治(collegiality,或称“分享权力”)和团队合作(teamwork)是教师最需要的文化价值观。在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必须考虑如何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能够与学习者分享话

7、语权,分享知识和经验,协同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文化间性的必然要求,是文化间性在课堂教学文化上的体现,符合教育生态观的基本思想和组织原则。10  媒体问性的研究对于优化教学环境和文化氛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媒体的意义空间也不断拓展,新媒体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产品,对文化的增值、多重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随着数字移动工具在高校学生交流和学习中的应用,过去课堂教学中曾被视作干扰物而往往被老师强令“关机”的“手机”,现在却随着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