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

ID:30557458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和劳务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大城市涌入,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家园的现象相当普遍,“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应运而生。而他们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的影响,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理应给予积极关注。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就云南昭通,据调查数据显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39万多人,留守儿童4

2、8万,其中有7.3%的留守儿童没有人专门照看。可见,留守儿童比重之大,且在不断增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只管“吃饱穿暖”,监护现状堪忧。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隔代监护,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小孩就留下来跟他们。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放任自由缺乏管教。大多留守儿童家庭并不富裕,大人田间地里忙得不可开交,无暇顾及孩子。许多孩子也承担起了部分家务,至

3、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5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二是过度溺爱缺乏管教。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三是隔代沟通能力差,“代沟”明显。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个“留守小孩”,真是力不从心。因此,祖辈监护

4、教育令人堪忧。“关爱缺失”引发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引发系列的心理问题。一是性格缺陷。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性格内向、孤僻、偏执、不合群、脆弱、不善于与人交流。长此以往,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二是父母“择业观念”的负面影响严重。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5、,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促进勤学习,求进步。一些父母却因机遇挣了钱,或许比文化知识高的挣得多,加之他们对教育没有规划,认为差不多就行,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混几年年龄稍大点就跟着父母出去打工也能赚钱。“父女”“母子”或者举家外出打工现象普遍。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过年都懒得回来。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5  二、“留守儿童”教育

6、的思考和建议  家长不能只当“后勤部长”,把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一是父母应努力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

7、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一定要嘱咐监护人对其对孙辈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二是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

8、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  学校倾注博育之爱,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相对缺乏,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5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