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雀东南飞》中的“以乐景写哀情”艺术

浅谈《孔雀东南飞》中的“以乐景写哀情”艺术

ID:3055848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浅谈《孔雀东南飞》中的“以乐景写哀情”艺术_第1页
浅谈《孔雀东南飞》中的“以乐景写哀情”艺术_第2页
浅谈《孔雀东南飞》中的“以乐景写哀情”艺术_第3页
浅谈《孔雀东南飞》中的“以乐景写哀情”艺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孔雀东南飞》中的“以乐景写哀情”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孔雀东南飞》中的“以乐景写哀情”艺术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乐景写哀情,作者用所写的景物反衬当时的心理感受,利用景物与情感的矛盾,来突出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往往具有更好的艺术效果。以乐景写哀情的表达方式在诗歌鉴赏中应该怎样具体操作呢?  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感情倾向。在这一过程中遵循“四看”原则,即看题目、看作者、看正文、看注释,这样容易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是忧愁,是欢乐,是悲愤,还是激昂。题目往往是诗歌的题眼,通过题目能让读者明白诗歌所包含的时间、地点、写作对象、内容等,进而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作者往往

2、能够提供语言特点,写作风格;正文是最重要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从中充分的表现出来;有些诗歌后面有小注,它往往提供诗歌的背景,不可忽视,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有重要的作用。  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再进一步感受诗中景物描写的特征。如果景物的色彩是明朗的,如红、绿、青、翠、嫩、白、明亮等等,或者景物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如清风、明月、红花、绿叶、鸟鱼虫等等,再或者表示季节天气时间的词,如春天、夏天、晴天、清晨、晌午等等,一切让我们觉得心情舒畅的景色,我们则一般认为这样的景物是乐景。感情基调把握住了,景物的色调清楚了,那么分析诗人所用的这种表达技巧,往往就比较容易了。4  下面以《孔雀

3、东南飞》为例谈谈“乐景写哀情”艺术: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人的本质能动特性在这里展开,在劳动中创造出美,社会艺术的优化表现,使美得到充分地展示。在文学想象的感受中,一个美的天使正在生成,梭织的串动,衣剪似舞,伴箜篌阵阵,生诗韵情趣,美的形象缭绕在人的回味中。美就是人在社会和自然的能动创造性地展示中,主客体和谐地艺术性感受,体验着生活,享受着舒欣的熏染。这样一个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的兰芝做焦家的儿媳,按理说应该被焦母看重甚至被视为掌上明珠。然而,事实上,兰芝却无辜地被焦母无情地遣回了娘家,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开始。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

4、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从妆束、衣履、佩饰、姿态、容颜展示兰芝的华贵、光彩、轻盈、温柔、细嫩、红润,本是一个绝美的女子,经过这样妆扮后,犹显容光焕发、光彩照人、国色天香。而此时的兰芝因为被休要即刻回娘家,她深知这一去将没有回返的希望,因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在临行前强忍内心的悲痛极力将自己的美好形象展现出来,产生了让人击掌时落泪的效果,这就是“含泪的微笑”4。愤怒、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愤怒的是焦母的冷酷无情,同情的是兰芝的坎坷命运。自古红颜多薄命,兰芝在其列。作者以当时的精华装饰来配饰刘兰芝,显其高雅,尽力地展现了一个

5、优美的形象。靓丽的服饰,绝美的姿容,越是突出这美的风华,就与丑形成了更大的反差,同时也衬托起美的性格发展趋势。就是在压抑中,兰芝也还是不卑不亢。这样,美与真和善达成共识,理想化的美将人物推向高峰。为了映衬的需要,长诗出现了美的景物铺陈,像刘兰芝的嫁妆,“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这映衬了其美的身价。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太守接亲的船队奢华、马车金贵、金钱颇丰、彩礼珍贵、人员众多,炫耀出豪门的华美,也

6、衬托出兰芝的价值。面对极其热闹的迎亲场面,人们在感伤之余,更多的是祝福兰芝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快乐的生活。然而,兰芝强忍泪水后的强作欢笑,将悲剧推向了高潮――“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人们不禁要问:“是谁杀死了刘兰芝?”是残酷的封建家长制!我们不难看出,焦母一定要把刘兰芝扫地出门的根源,只是源于兰芝没有为焦家留下香火。于是就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兰芝被休成为必然,悲剧的产生也就必然了。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美感起于相通之情。无奈的悲剧激化了人们的爱与憎,在结尾情义的缠绵中,作品运用了移情法。这本是文学创作的

7、一种手段,在这里起到美意寄托之情。而“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更是把忧虑的人们引入此景,加强了柔美的韵味,似余声未尽。  一个悠远的故事,不经意只是个传说,但在此长诗的艺术感染下,会激起人们那么多的感情,这就是美的艺术魅力,不同时代但却心印相通的和谐之情。4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这就是所谓“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在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上也属于衬托的一种,鉴赏一方面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所谓的乐景的,要突出“乐”;另一方面要具体详细地分析诗人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