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pdf

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pdf

ID:59720175

大小:81.4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11-13

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的常考考点: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一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反衬手法。这样写,对照鲜明,感情更加突出,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王夫之所言,“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下面我们看两个例子:例1:以乐景写哀情:《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提问:本诗写景有什么特点?寨主点拨:送别本来是很伤感的,但诗中出现了“红叶”“青山”这些颜色亮丽的意象,就是乐景。这里诗人是用乐景写哀,在这么好的时节,友人却偏偏要离开,这不能不让人更加伤感。例2:以哀景写乐情:《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

2、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提问:你是怎么理解首联在全文中的作用的?寨主点拨:塞北萧瑟,五月仍然雪满天山,清寒孤冷。这是哀景。开篇的哀景,只为反衬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在这么严酷的环境中,作者没有消沉,反而意气风华,愿意以身许国,杀敌建功,爱国之情跃于笔端,壮志豪情力透纸背,令人赞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