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教学之我见

书法教育教学之我见

ID:30607571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1

书法教育教学之我见_第1页
书法教育教学之我见_第2页
书法教育教学之我见_第3页
书法教育教学之我见_第4页
书法教育教学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法教育教学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书法教育教学之我见  欣闻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继而又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可见书法教育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欣喜之余就我自修与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书法教育的益处  书法是一种修行。  古人说:“书,心画也。”“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宋代苏轼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又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能让人降浮去躁。浮躁练不成书法。书法让人安下心来,铺下

2、身子,能吸收人的浮气、躁气、粗狂之气,使人变得文雅,静心,沉稳。书法能让人识美求善。书法是艺术,艺术是一种美的体现。字体章法无处不体现着、折射着、流露着美与善。上下贯通、对立统一、虚实结合、婀娜多姿、整体和谐等是对书法的基本要求。学习和创作,就是对美与善的规律认识和规则运用。书法能让人腹有诗书。古人誉书法大家为“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之余暇,游手于斯”。书法离不开诗词句章,书法家要学好多知识,这样就形成了好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法内容是言志、励志、教人积极向上的,书法家首先受教育,觉悟高、境界高、有奋斗精神。书法能让人体悟人生。人常说“字乃人之

3、衣冠”“品德不高,落墨无法”8。写书法就是写自己。思想、品位、情操、境界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书法水平。历史上很少有道德低下者的作品能流传下来。可以这么说,书法是技术与个人品格的体现。欲写得一手好书法,必先提高个人对人生、处世的觉悟。书法能让人精神依归。书法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如果你热爱书法,就会追求其中,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对世事的烦扰,对人生的不顺,对人情世故,有一定的阻隔作用。人间世事多纷扰,退居陋室成一统,是一种更高的追求,也是一方精神的世外桃源。如果你遇到什么烦心事也可以写写书法,让自己放松一下,忘烦除忧。  二、书法教育的方法  入帖、出

4、帖是学习书法的两个阶段。入帖主要指通过对某一家、某一帖的临摹学习,对其用笔的规律和结体的法则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对其形质和神韵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可以说是已经学得很像了。出帖则是在入帖基础上,将所学之物消化吸收、融会贯通、为我所用。这时字的形态已不为原帖所囿,但精神实质仍和原帖有着实际上的师承和亲缘关系,可谓:“创中有临、临中有创;创不忘临、临不忘创”。  在书法临摹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个别学生一拿起字帖就写,所临全然无原帖模样;有些学生认真对临字帖,但还是临得不像,抓不到根本。前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抄字帖”8,其实质是按自己的书写陋习来抄写字帖里

5、的文字,无视书法作品的形式美,毫无教学意义。后者态度认真,却由于方法不对,观察不全面,使得临摹不深入,如果不及时转变方法,会影响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此时开展好书法教学,更要讲究方法。而强调方法首先要强调写字需要记忆,这同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学习没有什么两样。传统书法教学强调训练,练的目的最终还是记忆。不同的是,它要求记忆的是颜、柳、欧、赵诸体碑帖中艺术化的字形,好像绘画要记忆画稿一样。记忆的好方法莫过于常见常练了。如同吹、拉、弹、唱要经常练习的道理一样,学书法也要练习,这种重复的书写练习与“减负”无关。不动脑筋的常见常练是事倍功半的,我们讲的常见常练是

6、立足于“记忆”的,是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的常见常练。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习字“五步法”,即“双钩―单钩―格临―框临―背临”的方法。下面具体谈谈。  “双钩”,就是用硬笔双钩下所临字帖上的范字轮廓,然后用毛笔对照字帖,按运笔线路,一点一画地把字写实。“双钩”与一般“描红模子”的不同是,它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双钩字帖上的字,然后借助字形上的框框把点画写准写像,这叫“取法乎上”。而描红模子只能是取法乎中或取法乎下。古人讲,“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要写好字,一般地讲就是写好点画和结构,这好比两大难。为了集中力量打

7、歼灭战,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暂时放下一个,然后全力以赴解决另一个。“双钩”正可以帮助我们把字的结构问题放一放,集中力量解决好点画。点画写好了,形象也在学生头脑中扎了根,就为下一步的“单钩”练习打下基础。有些学生在临摹前能认真观察,却很少拿自己的临摹作品和原碑帖进行认真比较,更不会思考要有哪些要领,这就是缺乏总结,无法形成记忆。通过用“双钩”8的字样蒙在自己写的字上,检查比较临摹作品和原碑帖的差距,能很好地发现个人对字帖观察认识的不足,及时发现一些弊病,加以改进,是极重要而又容易被初学者忽略的一个环节,在此特作提示。  “单钩”是钩下范字点画的中心线,凭

8、着“双钩”的印象,对照字帖,把字写出来。此阶段字的结构不必操心,点画却因为只有位置而无形象,比“双钩”时难了一步。“单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