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学业延迟满足特点的研究

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学业延迟满足特点的研究

ID:30610980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1

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学业延迟满足特点的研究_第1页
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学业延迟满足特点的研究_第2页
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学业延迟满足特点的研究_第3页
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学业延迟满足特点的研究_第4页
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学业延迟满足特点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学业延迟满足特点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学业延迟满足特点的研究  【摘要】流动儿童在我国作为新兴的社会群体,学业延迟满足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研究他们的学业延迟满足不仅具有了重大的理论意义,乃至更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前人对青少年学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流动儿童的学业延迟满足得出如下结论:(1)学生自己评定成绩的方式中,对自己成绩评价等级为优秀、良好与一般的小学生流动儿童的学业延迟满足得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些等级的学业延迟能力显著优于其他更低的成绩等级(除了对自己成绩评价等级优秀没有显著高于自己评定中下者);(2)老师对其成绩评价不同的小学生流动儿童的学业延迟满足得分的结果类似学生自己评定

2、方式,但成绩评价等级为优秀的小学生流动儿童的学业延迟满足得分显著优于教师评定中下者;(3)在学业延迟得分上,学生自己评定成绩等级方式显著高于教师评定学生成绩等级方式。  【关键词】小学生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学业延迟满足  1.问题提出  学业延迟满足作为一种自我调控能力能够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情况,但对学业成绩无显著影响[1],这与古人在孩子周岁时“抓周”“三岁看老”6说法相背离。刘岩等人的学习困难和优秀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的跨情境比较实验研究拓展了延迟满足能力的群体比较研究[2]。鉴于流动儿童面临个人与我国的巨大改变,又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其学业延迟满足状况很可能关系他们

3、的学业成绩以及在学校、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该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及前人对青少年学生的研究成果,对流动儿童的学业延迟满足提出以下设想:(1)老师成绩评价方式中,成绩等级高的小学生流动儿童的学业延迟满足得分显著高于成绩等级低的小学生;(2)在学生对自己成绩评价方式中,成绩等级高的小学生流动儿童的学业延迟满足得分显著高于成绩等级低的小学生;(3)这两者不同成绩等级评定方式(教师评定与学生自己评定)的学业延迟得分前者显著低于后者。  2.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心理测量法。采用自编量表进行施测,并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4、  2.1被试  来自福州的三所小学的470名学生,有效问卷443份,有效率为94%。  2.2测验材料  采用自编的学业延迟满足量表施测。由施测结果求得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lpha系数)0.952和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折半相关系数)0.954,结构效度方面可解释的变异总量达到50.169%,因子负载均在0.300以上。  总之,学业延迟满足问卷的信度各项指标整体上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是可靠的测量工具。  3.结果6  3.1小学生流动儿童的学业延迟满足的成绩(学生自己评定)差异  根据表一的数据可知,在显著性水平0.001上,小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在

5、成绩(学生自己评定)的评价得分上差异显著。  由学业延迟在不同成绩评定(学生自己评定)得分事后检验可知,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学业延迟满足得分在教师评定的成绩等级(优秀、良好、一般、中下、比较差)上,成绩等级优秀极其显著优于成绩等级中下与成绩等级比较差;成绩等级良好极其显著优于成绩等级中下与成绩等级比较差。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成绩等级一般显著优于成绩等级中下与比较差。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成绩等级比较差极其显著低于成绩等级优秀、良好、一般;成绩等级中下显著低于优秀、良好、一般/。  3.2小学生流动儿童的学业延迟满足的成绩(教师评定)差异  由学业延迟在不同成绩评定(

6、教师评定)得分事后检验可知,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学业延迟满足得分在教师评定的成绩等级(优秀、良好、一般、中下、比较差)上,成绩等级优秀极其显著优于成绩等级中下与成绩等级比较差;成绩等级良好极其显著优于成绩等级中下与成绩等级比较差;成绩等级一般极其显著优于成绩等级中下与成绩等级比较差。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成绩等级中下显著低于成绩等级优秀。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成绩等级比较差分别极其显著低于成绩等级优秀、良好、一般。  3.3不同成绩等级评定方式(学生自己评定)的学业延迟得分差异  4.讨论  4.1原因分析6  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有着很多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因素的原因。

7、学业延迟满足就是其中影响因素之一。  首先,学业延迟满足在成绩评定(教师评定)得分中,成绩等级为一般及以上的流动儿童,平均数间差异不显著;而成绩等级为中下及比较差的流动小学生,除了它们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外,分别与比它们成绩等级高的成绩等级平均数间差异显著,即存在显著不足。从皮格马利翁效应来看,“期待效应”与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从而可以在从行为中观察出来。  其次,不同成绩等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