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

论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

ID:3122489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论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_第1页
论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_第2页
论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_第3页
论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_第4页
论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对国内关于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出我国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四个主要特点,以期为中学教育实践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75-02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愿意为了更有价值的远期结果而放弃眼前即时满足的抉择倾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与完善对于个体人格的形成、行为的调节、以及人际交往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个体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学业延迟满足是延迟满足中的一种

2、,由国外研究者本伯那提于1999年首次正式提出,它是指学生为了追求更有价值的长远学习目标而推迟满足即时冲动的心理倾向[1]。简言之,学业延迟满足是延迟满足在学习情境下的具体表现。5  最近十年,国内学者才开始探索我国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的特点,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学生。以中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因有二:第一,学业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第二,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即青春期,此时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延迟满足对于人格塑造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经过近十年的研究,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基本特征。本文对这四种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期望为今后的教育实践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

3、考。  1学业延迟满足的性别差异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研究结论基本表明,中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确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对于男生和女生哪一个群体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更高,不同的研究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在我国的中学生群体中,女生的延迟学业满足能力要高于男生[2-4],平均而言,女生具有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种现象是生理遗传和后天培养相互结合的产物。一方面,男女两性天生所具有的气质类型就有所区别,女性比较细腻敏感,通常更加顺从。另一方面,女生的生理发育一般先于男生两年左右,心理成熟度也更早更高,而男生则冲动刚烈,不容易控制。此外,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上,教育环境

4、多强调女生应该矜持,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而对男生的行为举止更加容忍宽松,不拘小节。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所以,在这些条件的作用下,女生更加听从权威,能够及时的完成任务,抑制自己的冲动满足。  不过,在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并没有发现女生和男生在延迟满足行为的指向性是否存在区别。研究数据显示,女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平均检验分数高于男生,但是其标准差低于男生。由此可以推断:在学习过程中,女生的整体表现更优异、水平也较为均衡,而男生群体内部的延迟满足检测分数差异性大、更不稳定。  2学业延迟满足的年级差异5  中学生依据年龄分布在不同的年级,每个年

5、级的发展都有其独特性。初中生呈现动荡性,进入不稳定、快速发展的时期。自我意识、态度、价值观等正在形成但是起伏变化大。而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趋近成熟,各个方面已经进入另一个高度。教育实践与研究都表明,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是比较重要的年级,是一个转折点式的存在。  从现有的研究看来,中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也表现出鲜明的年龄特征,但由于抽样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差异,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人发现,中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初二和高二为发展的转折点[3]。然而有人发现,在初中生群体中,初一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明显高于初二和

6、初三的中学生[2]。还有其他人的研究表明,初二和初三学生的延迟满足能力比较接近,高一学生的水平达到最高,到高二有所下降,而到高三时又有所回  升[4]。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知,单纯考虑年级这个因素对中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影响其实是比较困难的,很难排除其他因素的潜在影响。比如,初一学生的延迟满足能力最高,可能由于初一学生还未完全进入青春期,比较服从权威;高一学生的延迟满足能力再次出现高峰,很有可能是刚刚进入全新的环境,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等因素在起作用;而升学的压力和舆论也使得高三年级的延迟满足能力恢复到较高的水平。  3家庭教养方式对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5  家庭对于学

7、生的个人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在个性和心理发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学业延迟满足是人格的一部分,所以家庭的教养方式肯定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鲍姆令德将父母的教养方式依据控制和爱这两个维度分为四种类型,即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冷漠型。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形成个体不同的人格特质。父母的教养是一个长期而延续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其实是多年以来不断发展的产物。对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现有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大多数研究表明,接纳和理解的教养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