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回到原点

作文教学应回到原点

ID:30619465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1

作文教学应回到原点_第1页
作文教学应回到原点_第2页
作文教学应回到原点_第3页
作文教学应回到原点_第4页
作文教学应回到原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应回到原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作文教学应回到原点  对作文的认识,见仁见智。落实作文教学,精彩纷呈。与此同时,掺杂于其中的还有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观念;教学之中,依然有不恰当甚至偏离的活动。作文教学,在观念和实践上,精糟并列,好坏相存。而真正的作文教学,需以正确的观念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为抓手,透过纷繁复杂的作文现象看到其中的本质,才能真正回到作文教学的原点。黄厚江老师说:“用语文教语文。”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观念回归:实际写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作文教学是老大难问题。对此,1981年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就说过这样一段话:“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

2、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为什么会这么难呢?我想,这也许跟作文这件事不大对头的看法有关系。不大对头的看法必然会导致教学中不大合适的作法。看法不大对头,教学的作法又不大合适,训练效果自然就不会很好,久而久之,成了‘老大难’。”  这导致“不大合适的作法”的“不大对头的看法”,即人们落后而顽固的写作观念──写作是一件特殊的神秘的事。为作文教学改革见,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素质见,我们必须消除这一写作旧观念,树立实际写作新观念。6  实际写作是区别于训练性写作的一种写作,它是为了满足表达需要的写作,其写作动机产生于有了

3、实际表达需要之后,其成品不一定是一篇文章,可以是一则笔记、几条批语等等;对它的评价是看它运用语言满足表达需要的程度。这样的写作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写作,它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素质,是与传统认识上的写作不一样的。对传统认识上的作文,大凡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它就是一篇材料或一个题目,然后有若干个要求。作文写作就是在限定的时间内,根据材料或题目及其要求,写上几百个字。作文写作就是遵命作文,于是教师就大谈审题、立意、选材、剪材和构思等;学生则抓耳挠腮,或无中生有,或拼拼凑凑写上些文字了事。如此,就算教了多次,也学了多次,最终,教师的水平没有提高,学生的水平也得不到提高。那么,为何会

4、发生以上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事情呢?我想,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师和同学都把写作当作了特殊的事情,甚至视之为神秘。  叶圣陶先生在开列的写作须知的第一条便是:“写作必须把它看成寻常事,好比说话一样;但是又必须把它看成一件认真事,好比说话一样。”因此,要知道什么是实际写作,就应当知道什么是说话,比照着说话来思考写作,我们才能理解这里所说的认真是对什么的认真。叶老是主张听说读写并重的,而且这是他语文教学论中的一条红线。为什么单单写被如此特殊化、神秘化了呢?应试作文的份量及其潜在的影响固然是其现实的促因,然而我国古代对写作的认识即写作观念也存在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人们

5、从司马迁写《史记》中看到了写作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使生命不朽;从司马相如被汉武帝重用中看到了写作的巨大功利性;从曹丕的“盖文章,经世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论断中看到了写作的高贵……6如此,写作作为一件特殊而神秘的事的观念便稳固了下来,根深而蒂固,以致影响到了现代人们的写作观。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应该指语言表达,是语言习惯的养成,好比说话一样寻常;好比说话一样认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把写看成与听说读一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走上本质意义上的写作之路,因为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这个工具为我们的全部生活服务(当然其中包括为应试作文服务)。  二.训练回归:让训练性写

6、作与实际写作趋于一致  既然实际写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同时,它又是在有了表达需要之后产生的,那么,它就完全有可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并进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决定了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向实际写作靠拢,我们的作文训练设计也必须瞄着实际写作。然而,现实情况又绝非如此,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训练性写作。与实际写作不同,训练性写作是为了应试而训练写作能力,其写作动机先具备,然后才产生表达需求,它以写出象样的文章为追求,对它的评价不仅要看它是否充分表达了其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还要看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可是,这样的作文不是自然的,它打上了明显的应试教育的烙印,这

7、样的作文是“首先遇见题目,得从平时之积蓄中拣那些相应合的拿出来”(叶圣陶语)。自然的作文应当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是“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而这样的作文却满足了现实应试的需求。应试作文是以命题(材料作文最终也要拟出题目,可以说是一种间接命题吧)形式出现的,于是“定期命题便是不得已的事”6了。然而,这样的训练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写作,以命题作文形式出现的训练性写作必须与实际写作趋于一致,因为那才是真正实践意义上的作文教学的本质回归。那么,怎样使两者趋于一致呢?  (一)把握写作契机,设计作文训练  要回归到真正意义上的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