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研究(卫生工程学)

atp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研究(卫生工程学)

ID:30775866

大小:8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3

atp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研究(卫生工程学)_第1页
atp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研究(卫生工程学)_第2页
atp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研究(卫生工程学)_第3页
atp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研究(卫生工程学)_第4页
atp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研究(卫生工程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atp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研究(卫生工程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TP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研究马妮,赵虹,张旭(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05)[摘要]:目的:ATP发光技术快速检测细菌总数的可行性。方法:比较ATP生物发光值与平板计数法对细菌总数进行检测。结果:检测结果相关性研究分析表明两者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ATP生物发光法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对食品中细菌总数的快速检测。[关键词]ATP;细菌总数;相关性TheATPbioluminescencemethodforrapiddeterminationoftotalbacteriaMaNi,ZhaoHong,ZhangXu(Shenyang,

2、)AbstractObjectiveFeasibilityofATPbioluminescencemethodforrapiddeterminationoftotalbacteria.MethodscomparedATPbioluminescencemethodandplatecountforcolonytotalexamination.ResultsTheCorrelationresearchindicatesthattheyareremarkablerelativeinproperrange.ConclusionATPbioluminescencemethodiss

3、impleandwideapplication.ItcanbeusedforthecolonytotalinfoodrapiddetectioflKeywords:ATP;colonytotal;relativity菌落总数测定是食品微生物国标检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是作为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标志⑵。在国家颁发的食品卫牛标准和进口贸易中,许多食品的卫生指标内都有菌落总数的限量规定。常规的菌落总数检验方法经常存在如下几方面的缺陷:1.操作烦琐;2.测试周期较长;3.检测结果在实际生产的质量控制屮意义不大⑶。ATP生物发光测定法是快速检测微生物的方法Z—⑷,本文对A

4、TP生物发光测定法与平板计数法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就ATP牛物发光测定法进行卫牛学检测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1.材料与方法:1.1仪器1.1.1ATP生物发光快速检测系统配套仪器及试剂(沈阳中科靓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甜)包括:滨松9505微量光度计、专用比色杯、发光反应试剂(LLR)、细菌细胞ATP释放试剂(XRA)。1.1.2其它仪器及试剂:旋涡混合器、稀释用磷酸盐缓冲液(PBS)9mL试管分装10管(12KC高温高压灭菌)、固体营养琼脂培养基(12KC高温高压灭菌)、PE手套、大肠杆菌(ATCC25922,来源:购于中国药品与生物制品检定所)斜

5、面培养物(传代次数:3)、恒温摇床、台式离心机。1.2方法与步骤121实验准备:计数前一日下午,用接种环刮取E.coli斜面培养物一环接种到装有40mLLB的lOOmL三角瓶内,37°C振荡培养过液。取上述培养物离心(lOOOOrpm,1分钟)倒去上清液,沉淀用等体积PBS洗涤一次,用同样体积PBS悬浮,此即培养物原液。稀释:(假定培养物浓度约为lXlobell/ml)用PBS将培养物做10倍递增稀释。1.2.2平板计数:确定三个用于平皿计数的稀释梯度,保证至少一个梯度的计数在30—300范围内,吸取ImL加入到玻璃灭菌空培养皿中,每个梯度平行倒两个平板,同时做空白对照

6、。于37°C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选择菌落计数在30—300范围内均匀分散的释梯度作平板计数并取其平均值。123ATP测光:提前打开微量光度计屏幕显示RLU为“0”,用灭菌的移液管尖吸取50nL待测菌液,加入专用比色杯中。将比色杯放入微量光度计抽屉,手持XRA试剂瓶,向比色杯底垂直滴加两满滴XRAo用灭菌的100UL移液管尖,将50uLLLR加入杯中,和缓地吸挤3次,混匀反应液。保持抽吸时间、次数一致。并力求所有样品的这段操作时间一致。关上微量光度计抽屉,此时微量光度计自动进行荧光值测量,等微量光度计显示出荧光值后记录荧光值的大小。2•结果与分析:两次试验结果数据如表1

7、、表2所示。表1第一次数据结果~光值(RLU)平板计数(cfu/mL)柿释叉12平均值lg光值一平均值lg菌数原液1975341965081970215.3515000007.710*1694318285176144.251500006.7100*1352137013613.15150005.71000*1812171992.3515004.710000*7666711.851503.7100000*353836.5L65152.7表2第二次数据结果稀释度光值(RLU)平皿计数(cfu/mL)12平均值log光值平均值lg菌数原液28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