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

ID:30920761

大小:9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4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考点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原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1春秋时期的租佃关系2宋代推行“不抑兼并”政策的背景3并非完全封闭的小农经济4均田制的发展5两宋时经济重心南移6宋元时期土地转让的制度化7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8西周官营手工业9古代中国的冶炼技术10隋唐时期手工业行会的发展11明清手工业的新发展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6•河北石家庄

2、二模)位于石家庄滹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说明当时滹沱河流域(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解析:A 材料中“迄今六千年左右”,说明处于原始时期,“粟”“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说明农业、手工业有了一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不仅反映了种植经济,陶蚕蛹的发掘也反映了手工业的发展,故排除B项;原始时期“男耕女织”并未形成,春秋战国时期,伴随小农经济的形成,“男耕女织”经济成型,故排除C项;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特点,原始农业采用粗

3、放式经营,原始时期农业尚未发展到精耕细作,故排除D项。2.【新题速递】春秋后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丧失,新兴的地主阶级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作为自己的“私属徒”,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从中收取地租。这一状况表明春秋后期(  )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B.铁器牛耕得到了推广C.租佃制度开始出现D.自耕农成为国家税源解析:C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春秋后期新兴地主阶级把一些逃亡的奴隶和破产平民招到自己手下耕种土地,收取地租,这是私人的耕种与收租关系,属于租佃制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小农经济突出了自给自足及家庭式经营,A项与题意不符;B项本身正确,但材料无体现;D项材料中的“破产平民”转化为佃户,而非

4、自耕农,交租对象为地主而非国家,排除D项。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新知生成】古代社会中租佃制大规模形成是在北宋,其特点是地主把土地租给佃户,收取地租。而这一做法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本题则体现了租佃制度开始出现不晚于春秋后期。3.(2016·江西赣州适应性考试)土地私有化确立于战国时期,汉唐时期“抑兼并”政策频频出现,而宋

5、代却推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宋代推行这一政策的历史背景是(  )A.土地私有化的发展态势缓解B.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C.地方割据分离势力受到制约D.政治权力的分配出现下移解析:C 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是地主阶级赖以存在和实现对农民阶级统治的根本,贯穿封建社会始终,故排除A项;B项是明清时期的现象,排除;因为宋初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地方势力在军事、行政、财政、司法等方面受到中央的全面控制,地方割据分离势力受到压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不会导致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故答案为C项;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就逐渐由世家大族掌控到庶族地主参与政权,故D项

6、错误。4.【易错题】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解析:C 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体现在雇佣关系,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其余或换钱易粟”,表明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故C项正确;本题易错选D项,农民“或纳税完官”,未涉及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D项错误。【新知生成】封闭性是自然经济的最基本特征,但是自然经济不等于其本身完全是封闭的,封闭的

7、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开放性的史实存在,比如家庭手工业剩余产品投入市场,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等史实。5.(2016·广东中山模拟)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的民本理念受到重视B.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C.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 D.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重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