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

ID:30937513

大小:59.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中心小学,福建诏安363509)摘耍:人文素养,指的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与态度,培养人文素养是语文课堂的一项主要任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主要在社会实践和语文?n堂的熏陶形成。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处世能力,提高学生的觉悟,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为学生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农村;实效;探讨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7

2、9-02《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基本特点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在教给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所谓人文素养,指的是做人的基本甜质与态度。对小学牛•而言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他们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认为必须采用熏陶的办法,点燃学生内心的激情,帮助他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坚持操守,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吸纳内化,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

3、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一、联系生活,引发学生人生意义的思考我们的孩子天真烂漫。对他们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一定要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要深入挖掘文本中关于人生意义的教育因素,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真讨论,引发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如六年级《为人民服务》中有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于十一二岁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话题十分沉重,十分抽象。他们没有经历战争年代、困难时期,所以对张思德烧炭,为救战友而死的崇高和伟大很难理解。在讨论这一句话

4、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你最喜欢的人是谁?为什么?”学生回答:“奶奶关心我,我喜欢她S“叔叔给我买好吃的,我喜欢他”……我引导:“他们对你一个人好,你一个人喜欢,他们耍是对大家好,就大家都喜欢他,张思德是为老百姓做事的,所以老百姓都纪念他。”这时,有位同学冒出了一句「'我爸爸赚了很多钱,我喜欢我追问了一句“你爸爸很多的钱,不为你和你妈妈等家人而花,只顾自己花天酒地,你还喜欢他吗?肯定不喜欢,我爸不会那样做的。”“你爸为家庭辛苦挣钱,全家喜欢他;如果他为周围的人辛苦,为很多的人服务,为社会做贡

5、献,那么就有很多人喜欢他,爱戴他。”同学们讨论总结:“为大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就受到社会的尊重,他的死就比泰山还重;如果只为自己,甚至伤害他人的利益,就受到社会的谴责,他的死就比鸿毛还轻。我们要做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不能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就这样,通过借助文本人生意义教育的升华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思考、总结,使他们得到人生意义的感悟与理解。二、深入詁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语文课堂中可以充分利用文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了解近代发展

6、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最能激起强烈爱国情感的是读,有感情地朗读,融入真情实感地读,让学生在深入、反复的感情朗读中,心领神会。例如,笔者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根据不同段落表达的情感进行不同感情色彩地朗读。第2、4、5口然段突出了描写五位壮士“沉着地”、“狠狠地打”、“大吼一声”、“绷得紧紧的”等动作和神态词语,在学牛同仇敌怕的语气中读出对敌人无比的恨,仿佛是孩子们身临其境,他们自己也回到了抗日战争当年奋勇杀敌的战场。第3自然段则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读出班长马宝玉的坚决果断和其他四位战士的激情与自

7、豪。在《黄河颂》曲子的高潮部分作为配音的背景渲染下,第6到第9口然段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敌人的轻蔑,对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后的喜悦与激情,对五壮士高呼口号的壮烈豪边。一时间,孩子们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深敬佩壮士的英勇壮举,爱国的激情在心中燃烧了起来,大家仿佛置身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语言、情感、思想的多重的丰收,取得了文道统一的教学效果。三、情真意切,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目前我们农村校园比较忽视感恩教育,而感恩教育的缺失是我们的硬伤。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比什么都重要。语文课堂恰恰就是提高学生感恩思

8、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载体。例如笔者教学第九册《慈母情深》一文时,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具体感受作者笔下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时不同的母亲形象:瘦弱的母亲一一工作时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贫苦的母亲一一“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辛劳的母亲一一“母亲说完,立刻乂坐了下去……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通情达理的母亲一一当母亲同事得知“我”要闲钱买书时,极力劝阻,可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读着,母亲慈祥与善良的形象跃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