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贵大患若身”

何谓“贵大患若身”

ID:3098510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何谓“贵大患若身”_第1页
何谓“贵大患若身”_第2页
何谓“贵大患若身”_第3页
何谓“贵大患若身”_第4页
何谓“贵大患若身”_第5页
资源描述:

《何谓“贵大患若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何谓“贵大患若身”  摘要:《老子》第十三章是《老子》一书中争议比较大的一章,本章内容不仅在不同版本中的记载千差万别,对其解释也是不尽相同。尤以对“贵大患若身”的解释最为突出。《老子河上公章句》体现出了浓重的黄老学派的清净养生、无为治国的思想;《老子想尔注》是道教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所作,有着宗教特有的劝诫特色;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因较好的把握了老子的“自然”的主旨成为众多《老子》注解中最经典的版本。  关键词:老子,贵大患若身,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老子道德经注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在老子道德经中,有很多语句今人仍无法完全理解。对“贵大患若身”的理解历来就众说纷纭。本

2、文就选取历史上比较重要的《老子》注本,来看看他们对“贵大患若身”的解释是怎样的。  一、《老子河上公章句》  《老子河上公章句》是一本伪书已经没有太多的争议。当然,这里所谓的“伪”是就其并非战国时期的河上公所作而言的,而我们不能否认它在历史上的价值【1】。现在,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是《老子河上公章句》是后汉恒帝或灵帝时黄老学者委托战国时期河上丈人所作。《老子河上公章句》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黄老学派的特点,主要观点是将养生与治国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对老子的“贵大患若身”进行解释时也是以这一宗旨为指导思想的。5  首先,《老子河上公章句》将“贵”字解释为“畏”,“若”解释为“

3、至”。所以“贵大患若身”就被解释成了“畏大患至身”,即害怕祸患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河上公章句》将其解释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有身则忧其勤劳,念其饥饿,触情纵欲,则遇祸患也”。可见在这里,《河上公章句》的作者认为身体是人的一切祸患的最终来源。对于后面的“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神通,当有何患?”却恰恰表达了贵身爱身的思想。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道教追求修炼成仙的影子,但是,《河上公章句》的主旨思想,仍旧是黄老学派的身国并重的主题【2】,所以在解释后面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时,重申

4、了爱身的思想:“言人君能爱其身,非为己也,乃欲为万民之父母。以此得为天下主者,乃可以托其身于万民之上。”只有身体健康、性情温良的人,才可能担当起繁重的国家大事,也次有可能以同样的做法仁慈的对待百姓。  二、《老子想尔注》  《老子想尔注》为汉末张道陵所作。张道陵作为道教天师道的开创者,在注解老子时必然加入了许多宗教的观点,这使得《老子想尔注》中有了许多在旁人看来很奇怪的解释【3】,而且此书中的许多章节也与其他版本的老子注不同。这似乎恰恰符合了张道陵为将《老子》改造成为道教经典所做出的努力。  对于第一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想尔注》的解释为“5道不喜疆求尊贵,有宠辄

5、有辱。若,如也,得之,当如惊,不喜也。若者,谓彼人也,必违道求荣,患归若身也。”在这里,张道陵从宗教的抛弃现世物质生活的角度出发,将“若”解释为“如”,告诫人们不要追求外在的宠爱与荣誉,因为这些都是违背“道”的宗旨的做法。如果盲目的追求必然会导致祸患的降临。  第二句“何为宠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想尔注》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为下者,贪宠之人,计之下者耳,非道所贵也。”《老子想尔注》认为贪宠的人是下等的,只会使用低等的计策,是“道”的精神所不齿的。在这里,张道陵仍强调人不应该追求尘世间的虚无繁华,不要违背“道”的宗旨。  第三句“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

6、以有大患者,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老子想尔注》的解释颇具特色。它将“吾”、“我”解释为“道”。说“道至尊,常畏患不敢求荣,私欲损身;彼贪宠之人,身岂能胜道乎?为身而违戒,非也”。这就是说,道作为最终极的东西,是不会去求取荣誉的。那些贪宠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耳目口腹之欲而违背了道的戒律,道教的戒律,这就是完全错误的。在这里,张道陵将“道”转化为了道教的最高原则、终极存在。为了达到“道”的境界,人就必须去除贪欲之心,清心寡欲,让自己的思想行为完全符合道教的规范戒条。  总而言之,《老子想尔注》对《老子》第十三章的解释是从道教的立场角度出发的。它强调人应该严守道教戒条,

7、不要追求外在的物质欲望,也不要过分爱惜自己的身体,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得道成仙,长生不死。  三、《老子道德经注》5  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一直被视为是最经典的,也是最接近《老子》本意的注解。王弼的注解紧扣了老子哲学上的几个基本观点,并加以阐释。王弼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魏晋玄学家所通用的“辨明析理”的方法。所谓的“辨名”就是分辨一个名词的意义。一个名词,有它所代表的概念,分析这些概念,就是“析理”。王弼运用这种方法,不仅精确的解释了老子哲学名词的原义,并且也精辟的发挥了老子哲学的内涵。【4】王弼的思想从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