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脑并用,在“做”中学创新

手脑并用,在“做”中学创新

ID:3103388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手脑并用,在“做”中学创新_第1页
手脑并用,在“做”中学创新_第2页
手脑并用,在“做”中学创新_第3页
手脑并用,在“做”中学创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手脑并用,在“做”中学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手脑并用,在“做”中学创新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实践活动中促进技术素养的形成。劳动实践贵在创新。但是,如果劳动实践只是简单的机械重复,那么创新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我在实施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将“手脑并用――在‘做’中学创新”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有效渗入课堂教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教给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在“做”中学创新的最直接、最可能产生效益的课程之一。它的突出特点是把认识和实践、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紧密结合,有助于知识和能力在学生身上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在组

2、织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无论是劳动观点的树立、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技能的训练,都要立足让学生动手做这一特点。“动手做”不仅仅是“跟着做”、“模仿做”等简单、机械的操作训练,而是要在学生手脑互动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下手”和“怎样动手”。  当前劳技课的一般教学模式:导入新课,讲解示范,学生活动,评议总结。而其中“讲解示范”环节只注重制作方法和技能的传授,导致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的“动手”,虽然易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但因缺乏学生积极探究的动脑过程,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就会使其头脑中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势及依赖他人、盲目

3、从众的心理。4  我在执教五年级《杯垫》一课时,对劳技课的结构作了适当的改革。第一步,出示杯垫实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步,在“实物投影”下,指导学生分析杯垫的制作结构并学习解剖杯垫的方法;第三步,学生一边解剖杯垫,一边讨论制作杯垫的方法;第四步,学生动手制作杯垫。我把作品的“结构分析”和“解剖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在发挥杯垫功能的前提下,每位同学都可以从材料的选取、形状的设计等方面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事实证明,我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仅使80%的学生完成了杯垫的制作,所制作的杯垫千姿百态,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从“动手做”

4、到“动脑做”,让学生在“做”中了解原理,探究制作方法,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举一反三,制作出不同样子的作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手脑并用”。  二、合理利用校园资源  要做到让学生手脑并用、真正动手做,还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空间与时间。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劳动实践的空间,在校内开辟了占地四亩的劳动实践基地,基地内分成三大部分:一是趣味种植区,种植内容有蔬菜、粮油作物、花卉、果树等;二是趣味养殖区,饲养猪、羊、鸡、鸭、鹅、鸽子、蚯蚓、当地的淡水鱼、金鱼等;三是制作活动室,活动室内配有木工、小五金、陶艺制作、

5、缝纫等工具。这三大部分内容基本能满足小学劳动技术教学的需要,也保证了学生劳技课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4  劳技课的教学时间受课程计划的制约,有些种植、养殖方面的教学内容仅靠每周40分钟的一节课是很难解决的。既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又要满足学生充分实践的时间,如何科学合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劳技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的做法是:  1.提前公布学习内容。因为种植、养殖的学习内容受到劳动技能与科学知识牵制,如果纯粹让学生不动脑的去动手做,那就失去了劳技教育的真正意义。我在教学中,把这方面的教学内容提前一周或一个月告知学生,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去设

6、计劳动方案,并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在劳动活动中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  2.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做好劳技课的课前准备工作,是提高劳技课堂教学的效率的关键。多年来,我总是与学生在课前一起准备与劳技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和工具,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有充分动手做的时间。  3.整合《劳技》《科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我把劳技课中的种植和科学课中的种植内容整合起来,将实践与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种番茄》时,课前学生在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后,设计的劳动方案有10多种,有番茄苗卧栽的、有露天栽培的、有大棚栽培的、有盆

7、栽的、有番茄生长中“打顶”的,有在不同花序上“疏花、疏果”的等等。每个学生都带着“课题”去实践操作,探求未知的兴趣十分浓厚。课余时间,孩子们到自己的“责任田”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各种数据,主动参与番茄生长过程的管理工作。这样的劳动实践,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番茄的种植方法,而且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番茄种植的后期管理,更让他们品尝到了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4  三、创意拓展校外空间  课外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劳动技法,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入研究问题。我把探究性学习渗透在劳技课外活动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学习设计

8、和实施研究方案,总结和分享研究成果。  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孙慧在剪枝活动时发现夹竹桃是有毒的植物,提出能否利用夹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