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慈相济,赏识与批评同行

严慈相济,赏识与批评同行

ID:31034870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严慈相济,赏识与批评同行_第1页
严慈相济,赏识与批评同行_第2页
严慈相济,赏识与批评同行_第3页
严慈相济,赏识与批评同行_第4页
资源描述:

《严慈相济,赏识与批评同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严慈相济,赏识与批评同行  摘要:传统教育与赏识教育相碰撞的今天,我们既不能一味地赏识学生,也不能完全排斥批评;要严慈相济,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守住批评和赏识教育的“度”,让赏识与批评同行,不偏不倚。  关键词:严慈相济平衡点赏识适当的批评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21-01  1当前赏识教育的现状  我国长期以来信奉的严格教育。给予受教育者最多的是批评和否定,即使学生有优点,有进步,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大多也是非常有保留的,不是不赞许,而是害怕赞扬和鼓励会产生滋长骄傲的副作用。但是,对于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

2、通常都因为“恨铁不成钢”而不遗余力地对学生给予最无情的批评。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学生的赞扬和肯定的审慎、吝啬,与毫不留情的批评、打击形成强烈的对比。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一股股的“西方热”从不间断的席卷着中国。  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于是新的教育方法、理念不断涌现。时下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校很提倡一种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无批评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奖励教育等)和宽容育人。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称赞表扬之声接二连三,不绝于耳――4无论是读了几句书的,还是写了几个字的,无论是答了几道题的,还是回了几句话的,

3、教师都几乎无一例外地翘起大拇指,称之“真好”“真棒”或者赞曰“真了不起”“真了不得”,诸如此类。  现在有不少学校都一致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奖”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该夸的也夸,不该奖的也奖,导致了赏识教育的滥用。  这就有点过犹不及,矫枉过正。教育需要将宽容精神融入其中,但也要理性的去运用。  2严慈相济:批评与赏识同行  我们可以从严慈相济中找出批评与赏识两种教育方法的平衡点:  2.1宽容孩子,可以包容他们的自主权利和个性发展  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也不可能是同样的人。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

4、一无二的世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我们为师者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  我们目前所谓的优等生毕竟只是很小一部分,更多的学生则属于“中等生”甚至“差生”,这些学生未必不是可造之材。作为教师一定要考虑到所教学生的特点和基础,不能一味地拿某些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去跟别的学生的长处相比。对于那些没有达到教师预期效果的“差生”,给他们鼓励、赏识,尊重他们的人格,重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走向人生,这不是更大的成就吗?4  我们不能以统一标准来衡量孩子,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与风格,引导他们的发展,发掘他们的潜能。如果孩子喜爱绘画写作,家长大可不必逼着他去考医科大,而应试着引导孩子把绘画写的爱好转化为设

5、计或记者等职业;如果孩子的理想是当幼师或海洋馆训练员,家长也无须晓之以情地劝说他去当大学教授或动物学家。  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按照自身条件打造人生,那就应该由他去;家长不要强行扭转,也不要按照自己的思路、甚至按照社会上的高薪标准去设计他们。  2.2宽容孩子,可以容忍他们的反对意见和错误言行  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每个学生表达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要包容学生某些与众不同的行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需要。学生直接提出反对意见,在某种程度上是和教师对着干,很可能会使教师感到难堪。然而,真正的宽容教育是可以容忍学生反对意见的。学生的反对意见中很可

6、能有正确的成分,即便是错误的,也可以加以适当的引导,促使正确东西得以彰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在成长的过程难免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无论是行为规范方面,还是学习方面,出现一些错误也是很正常的。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过错时,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我们出自内心的真诚的帮助而不是教训。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错误,并鼓励他积极地去认识和克服。我认为,恰当地赏识,应该是在学生主观努力的基础上指出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4  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真正达到与孩子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契合,同时也得到孩子的理解。如果我们把学生当做工具加以控制、利用、操纵,于是出现了种种所谓“恨铁

7、不成钢”式的悲剧。  2.3宽容孩子,更要进行适当的批评和严格教育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被赏识,被鼓励,但赏识学生并不是要不停地表扬学生,也不是过多地批评、指责学生。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独生子女已成普遍,在家里,受宠娇惯颇多,几乎都像“小皇帝”,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更滋长了他们娇气、骄傲、任性、固执甚至蛮横,严重影响班集体和学校的正常管理和教学,有碍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利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如果滥用赏识,将会弱化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