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慈相济教育之本.doc

严慈相济教育之本.doc

ID:56197843

大小:1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9

严慈相济教育之本.doc_第1页
严慈相济教育之本.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严慈相济教育之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严慈相济教育之本什么是严慈相济?严慈相济就是指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正因为有了严慈相济的教育才能让孩子顺利地成长成才。正如教育专家张伯华教授所指出的,教师对待学生仅仅爱是不够的,师爱无私的同时,必需严慈相济,“严”为良师,“慈”为益友,严慈相济中,才会有老师对学生真正的关爱和帮助,以及学生对老师的亲近、尊敬与信任。“严为良师”:即“做人”上要严格要求。因为一流人才的基础是砥砺一流品行,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求学生讲诚实、讲良心、讲气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教师的“严”要严而有理,我们的学生是方方面面都正在成长的“未熟人

2、”,在校期间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学生粗野,无礼,不尊重教师,不听劝告;有的学生在同学中吵闹大家,惹是生非。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常常是恨铁不成钢。有的教师能耐住性子,稳住情绪,用智慧和道理说服学生。但是,有的教师有时火气一下子上来就会对学生进行体罚。这种情况和行为表面上看是为了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却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要坚决杜绝这种做法,否则便是违背教师道德的。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如果学校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恐吓和人为制造的权威上,那是最糟糕不过的了,这样的反常制度会扼杀学生的健康情感和直率性格,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的“严”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要有利于

3、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既要让学生心服口服,又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再有教师的“严”要严而有度。我们的学生虽然年龄差不多,又同在一个教室,但由于多种因素所致,他们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区分对待,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我们只有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慈”为益友:即我们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无论在“生活”、“学习”上要关心爱护。因为有了爱才能以诚相见,以至达到心

4、灵上的沟通。这样,老师的表扬,学生会认为是鼓励;老师的批评,学生会视为是爱护,老师的工作因得到学生的支持而变得顺利和轻松,教育所期待的结果也会如愿以偿。因此,教师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必须强调的是,这里的“严”是严厉、严格,而不是苛刻;这里的“爱”是关爱,绝非溺爱、纵容。严慈的把握是尺度;严慈的变换是艺术。教师要一定掌握好分寸,严而得当,并且还要严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一分严格

5、掺入九分感情之蜜,这样的甘露才能滋润幼苗的健康成长。殊不知教师有了真爱就能如春风化雨般,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指的轻轻指点,都能带给学生爱的清风。严慈相济,爱的和谐就是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将来成为有用之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