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维修作业的监控制度

洁净区维修作业的监控制度

ID:31050213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6

洁净区维修作业的监控制度_第1页
洁净区维修作业的监控制度_第2页
洁净区维修作业的监控制度_第3页
资源描述:

《洁净区维修作业的监控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洁净区维修作业的监控制度1.目的规范进岀洁净区的外来维修人员的管理,加强对洁净区内维修作业的监控,防止对洁净区造成污染,避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生危害物。2.范围2.1各相关车间:104车间、105车间、201车间、204车间、205车间、208车间2.2本公司维修人员2.3其他外來维修人员3.职责各相关车间负责对洁净区内维修作业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进入洁净区的维修人员口觉遵守GMP的相关规定,积极配合车间管理。4.内容4.1维修人员及物资的进出登记4.1.1各相关车间应加强对进出洁净区的外公司人员、维修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维修人员进出洁净区应遵守各相关车间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车

2、间管理,并遵守GMP的相关规定。4.1.2所冇需进入洁净区的外来人员必须签名登记,经车间同意后方可进入洁净区。4.1.3对需带入洁净区的所有工器具、备用零配件,应由维修人员与车间相关人员共同进行点数、登记,并由车间设备员/安全员签名确认后方可带入洁净区

3、。凡未登记的物品一律不得带入洁净区。4.1.4大件、笨重物品确需从检修门进入洁净区的,必须经车间主任同意,由车间派人至检修门检杳、登记,而且采取必耍的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并在记录中注明。检修人员不得擅自打开检修门。4.1.5维修作业结朿后,对所有带出洁净区的工器具、多余的零配件及检修废品,应由维修人员和车间设备员/安全员共同点数,核

4、对无误后,经车间确认、签名后方可离开现场。应确保:零配件的使用量+多余带出的数量=进入前的登记量,而且使用量应与带出的检修废品相符合。4.1.6其他外来维修人员的管理由相应部门(车间)负责管理。4.2维修人员的更衣及工具的清洁4.2.1各相关车间应监督进入洁净区的外来人员的更衣,符合要求后才放行。维修人员应积极配合。4.2.2进入104车间、204车间、208车间、205车间洁净区时,维修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进入。进入洁净区前从车间领取一次性工作帽和一次性鞋套,按要求戴好帽子、套好鞋套,穿戴由车间提供的蓝色连体维修工作服,应不得露出头发,必要吋由车间提供蓝色风帽。4.2.3进入105

5、车间、201车间菌种室时,①维修人员应按车间的《更衣标准操作规程》或相关要求,根据洁净级别(一般生产区、三十万洁净区、十万级洁净区、一万级/局部一百级洁净区)进行更衣;②维修工具按车间相应的《物品进入洁净区清洁规程》或相关要求进行清洁后,方可进入,其屮一万级洁净区(局部100级)内的维修应使用洁净区内的已消毒灭菌的维修工具。4.2.4工作服的所屈车间对蓝色连体工作服须视同白色洁净服管理,进行编号、单独清洗,并做好记录。4.3维修作业的过程监控4.3.1维修作业前,应由车间负责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避免维修作业对产品生产、产品质量产生污染。4.3.2维修作业时,应由车间派人进行过程监

6、控,以了解维修作业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防止异物污染物料。4.4维修作业后的清洁4.4.1在维修作业屮产生的检修废品,应由维修人员负责及吋带出洁净区,不得留在现场。4.4.2对作业过的厂房、设备、容器、管道,由各相关车间相关人员负责及时进行清洁,并完成相应的清洁记录,清洁情况经带班检杳合格后才可使用,车间质监员做好监督检查工作。4.4.31万级(局部100级)洁净区维修后,下次生产前应予以清洁和消毒灭菌。4.5记录的保存4.5.1各相关车间相应的记录应保存五年,包括进出人员及维修物资的登记记录、清洁记录。4.5.2相应记录应按要求,保持其真实性、严肃性。4.6凡未按本制度执行的,

7、一经发现,将扣相应车间的现场质量考核分。(考虑起重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